索引号: 113310230026837575/2025-135861
发布机构: 街头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5-08-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天台街头:文化惠民暖人心 基层调研听民声
时间:2025-08-29 15:56 来源:街头镇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基层文化服务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近日,天台县街头镇省级文化特派员林智伟走进嘉图村,开展“文化+民生”专题调研活动,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倾听基层心声,共谋文化惠民新路径。

“您希望村里多办哪些文艺演出?”“传统手艺传承需要哪些支持?”在曹宅里,林智伟认真记录着村民们的“文化心愿单”。这场持续数日的“文化+民生”专题调研,通过面对面恳谈、实地走访等形式,将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至乡村最末梢。

村民们的诉求具体而鲜活:村戏台灯光音响设备亟待更新,农家书屋的图书种类需要扩充,农闲时节的文艺培训期待专业指导,传统竹编、剪纸等非遗技艺传承亟待政策扶持。更令人动容的是,村民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质朴向往——“能否教我们用手机拍短视频,把村里的风景传上网?”“盼着戏曲下乡,老人孩子都爱看!”这些带着烟火气的期待,勾勒出乡村文化振兴的真实图景。

“村民的笑容和想法就是我们工作的坐标。”林智伟在走访中表示。这位省派文化特派员将调研现场变成“民情诊所”,针对村民提出的“用健康文化替代牌桌消遣”的需求,现场谋划“乡村文化大篷车”方案;针对留守儿童的文化需求,着手对接“非遗课堂进校园”项目。在他看来,文化振兴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是需要扎根乡土、浸润生活的生动实践。

此次调研中,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打通路径愈发清晰:在硬件提升上,计划对村戏台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乡村文化驿站”;在软件服务上,将组建“文艺轻骑兵”定期送戏下乡,开设“田间课堂”传授短视频制作技能。

林智伟的调研手记里,密密麻麻记录的不仅是村民的“文化心愿单”,更是一份乡村振兴的“民情地图”。从戏台灯光的数字化改造到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从短视频技能培训到“文化大篷车”的流动服务,每一项举措都紧扣“精准对接”四字——既回应了村民对精神生活的热切期盼,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活力。正如灵丘县通过“送戏下乡”与非遗展演激活乡村文化内生动力,白银市以“非遗进景区”实现文旅融合,嘉图村的探索印证了文化振兴的底层逻辑:唯有将政策支持转化为“看得见、用得上、留得住”的民生服务,才能让乡土文化真正扎根生长。

这场调研的终点,恰是乡村文化新生的起点。当数字化戏台点亮村落的夜晚,当剪纸技艺成为孩子们的课后兴趣,当短视频里的乡愁故事被千万网友点赞,嘉图村的文化图景将不再局限于“一村一隅”,而是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文化特派员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以脚步丈量需求,以创新链接传统,在泥土芬芳中书写文化惠民的温暖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