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3092790977R/2025-134999 | ||
---|---|---|---|
发布机构: |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文日期: | 2025-07-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蔡冬芬、庞程程、张爱花、范珠萍、许三红、陈丽阳等6位代表:
你们在天台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保障市民舌尖安全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县食品安全监管的持续关注和对我局工作的大力支持!我局高度重视该建议办理,通过多方合力、多措并举加强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全链条监管。
食品安全一直以来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近些年来,我局始终将食品添加剂监管作为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结合各位代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持续强化监管举措,创新监管模式,全力防范添加剂滥用风险。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添加剂专项治理。结合我县实际,在生产领域,以肉制品、粮食加工品、豆制品、保健品等为重点品种,在餐饮环节以火锅店、早餐店、蛋糕甜品店为关键场所,以防腐剂、色素等添加剂及食品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和《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中所列的食品品种为检查名单,重点核验原材料进出库情况,进货票据,添加剂使用台账及五专化管理情况,并有针对性开展抽检。有序开展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等专项监督检查。加强行业帮扶,指导酒类、豆制品生产企业开展送检,协同县食品药品检测中心为酒类作坊、豆面作坊、月饼作坊免费提供塑化剂、重金属等检测服务。今年以来,已查处食品添加剂案件5件。
二是强化抽检溯源,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针对白酒、卤肉、米面制品等食品添加剂高风险品类,覆盖生产、流通、餐饮全链条开展抽检,重点核查甜味剂、色素等易滥用添加剂的使用合规性。严格落实抽检闭环处置机制,对抽检发现的问题产品,同步追溯上下游供应链。在农贸市场、商超等区域设置10家食品“你送我检”便民服务点(样品接收点),配备便携式快检设备,免费为群众提供快速检测服务,同时加强支付宝“百姓点检”移动端宣传,引导群众利用食品“百姓点检”小程序,足不出户提交检测需求,目前“百姓点检”移动端响应率100%。开展农村食品、肉制品、烘焙食品等重点食品专项抽检,截至目前,已开展监督抽检539批次,其中15批次不合格,合格率96%,不合格食品均已启动闭环处置程序。
三是注重宣教引导,纠正错误认知。针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食品添加剂使用专项培训,分层分类开展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操作事务培训。组织新开办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食安共富大讲堂”入市第一课培训,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开展警示教育,重点讲解超范围超量添加、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在市场监管公众号开展食安科普栏目,联合社区、学校开展食品安全“五进”和“百姓点检”活动,通过现场讲解、发放资料等形式,普及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澄清“添加剂=有害”的错误认知,降低群众“谈添加剂色变”的心理。开展餐饮食品红黑榜,目前已公布3期。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监管执法。持续聚焦食品添加剂高风险业态,实施“分类分级+靶向治理”监管模式;对食品小作坊推行“一坊一策”整改提升,重点规范白酒、豆制品等品类添加剂使用台账;针对火锅店、早餐店等餐饮场所,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核查色素、甜味剂等易滥用添加剂的“五专化”管理落实情况。强化跨部门协同执法机制,联合公安、卫健等部门建立“违法添加线索互通、案件联合查办”工作机制,对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严重违法行为实施“行刑衔接”,形成监管震慑。同步扩大抽检覆盖范围,将农村集体聚餐、网络餐饮等纳入重点抽检领域,建立“季度抽检计划+动态风险预警”机制,实现问题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二是完善信用惩戒体系。升级食品安全“红黑榜”公示制度,对风险等级高、信用评分低的检查对象适当提高抽取比例和频次,实现不同信用风险程度经营主体的差异化监管。推行“信用修复”激励机制,对完成整改的经营主体提供信用修复培训与指导,引导落实主体责任。
三是创新社会共治多元路径。组建“食品安全观察员”队伍,定期参与添加剂监管巡查与抽检过程监督。开展食品安全随机查活动,让群众和执法人员共同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成为食品安全“云监工”。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共同参与食品添加剂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实地考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
最后,也请各位代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天台食品安全工作,共同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联系单位:天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系人:王陈虹
联系电话:83812055
天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