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1023MB1959184P/2025-134681
发布机构: 天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25-07-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关于对天台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025117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5-07-17 11:10 来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浏览次数:

陈灵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建议提案,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上着力做了以下几件事:

一、设施全面升级,城乡资源配置更优化

一是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工程。建成文化中心(含大剧院、图书馆、文化馆、和合文化展示馆)、诗路文化数字馆,改造提升县博物馆、非遗馆,高质量实现县有“四馆一院”。二是实施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提升工程。建成省级文化强镇3个(平桥镇、白鹤镇、街头镇)、省级民间艺术之乡2个(白鹤镇、街头镇)、省级文化示范村13个、省级文化示范社区1个(桥南社区)。三是办好浙文惠享民生实事工程。累计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64个、和合书吧21家、乡村博物馆7家、文化驿站2家,“乡村艺校”基层公益培训项目,覆盖全县15个乡镇(街道)。

二、活动多彩纷呈,文化惠民工程更全面

一是实施群文品牌打造工程。高质量组织“天天大舞台”、“文博工坊”、“一周一剧”剧本杀、周六馆长日、天台山人文大讲堂、共读一本书、阅行天台等品牌活动,年均开展送戏下乡300多场,文化走亲活动10场,送书下乡20000册。二是实施文艺赋美工程。精心组织草地音乐会、广场舞大赛、心约天台、“醉美赭溪”等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文艺赋美工程,举办乐队演唱、街舞表演等演出,累计吸引观众超千万人次;2025年会唱歌的院子、戏曲古亭、塔后水上舞台三点位认定为省“文艺赋美”精品点位。三是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抢抓央视录制音乐综艺《会唱歌的院子》机遇,2024年精心策划天台山首届歌唱大赛,整个大赛持续两个月,探索“音乐+”出圈模式,吸引全国近400余名声乐人才,汲取地方元素编创天台原创歌曲,带动文旅消费增长,以“音乐小城”定位提升文旅知名度。中国文化报专题刊出《浙江天台:用音乐讲好天台故事》。

三、队伍持续壮大,文艺人才活力更充沛

一是文化名家工作室助力文艺事业。引进郑培钦、夏宇、梁绍基文化名家工作室,联合创作大型音乐剧《天台遇仙》、原创歌曲《清莲》等。深化校地合作,邀请上海音乐学院师生赴赭溪老街、塔后村等点位举办专场演出,打造“夏季音乐会”等精品演艺。邀请天台荣誉市民、著名歌唱家郑培钦担任导师召集人,组织孙丽英、陈剑波等多位声乐权威教授担任天台山歌唱大赛评委,并给予决赛歌手专业指导,发挥名师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二是“文艺百师团”助推文化事业发展。文化公益服务团体“文艺百师团”常态化走进老年大学、乡镇街道、机关单位等地进行上门授课,并推出子项目“花儿课堂”暨乡村儿童美育帮扶活动,覆盖乡镇学校十余所。三是密织基层文化人才“保障网”。定向培养乡镇文化员,目前已就业10人,涵盖10个乡镇(街道),还有3人在读,有效稳定乡镇群文队伍。每年举办公共文化业务干部培训班、村级文化管理员培训班、广场舞骨干培训班等。2025年特别推出“每艺天”全民艺术学堂免费培训,为基层文化发展、精神文化的共同富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下阶段,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中心各场馆投入使用,充分发挥大剧院、小剧场等场馆效能,高标准运行县“四馆一院”,积极申报浙江省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试点。依托文化中心投用契机谋划布局文化客厅、音乐唱吧,新增一批“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文化驿站、和合书吧,打造新型公共文化艺术空间,促进文化资源和服务网络向基层延伸覆盖。

二是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持续深化文艺赋美工程,2025年启动“文艺赋美2.0”暨“艺家人”全民艺术普及大联盟项目,创建“点单式”服务模式。拓展“每艺天”“文艺百师团”“花儿课堂”等全民艺术普及品牌,打造始丰湖阅读市集、阅行天台研学等全民阅读活动,做强“沉浸城市故事会”国家级试点,常态推出文博工坊、实景剧本杀等沉浸式体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智化发展,丰富在线公共文化产品,加快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网上共享、活动网上配送、服务网上采购。今年暑期,我们继续举办“文艺赋美 唱游天台”2025天台山歌唱大赛,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以“音乐小城”定位提升文旅知名度。

三是增加公共文化经费投入。逐步探索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事业的活力,着力增加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水平。

感谢您对天台县文旅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单位:天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联系人:丁莹莹

联系电话:0576-83179608

天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