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1023MB1959184P/2025-134628
发布机构: 天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25-07-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关于天台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32号建议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5-07-17 08:12 来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浏览次数:

朱勇刚、许群芬、张光、汤娇、沈茂、芦小明、齐孝桧、周美珍、邱威高、齐名辉、许春苗、陈英、叶新棵代表:

你们在天台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化天台山大健康产业与浙东康养胜地建设》的建议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坚持主客共享、近悦远来,做强“文化滋养+生态疗愈”产业内核,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天台山。1-6月,接待全域游客360万人次,同比增30.03%,增速全省14;全县高品质酒店出租率较去年增长8.6%,限上餐饮增速26.2%;天台山成功入选长三角健康养老目的地。

一、焕新全域风景。深入实施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全力推动景区化身为文化体验地。如,天台山诗路文化数字馆通过VR体验、AR互动等前沿技术,将天台山千百年来的诗词歌赋、历史故事生动再现。实施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做精乡宿、做美乡宴、做丰乡礼、做特乡趣,建成“禅养塔后”等28个康养主题村庄,形成大塔后片区民宿集群(70家民宿、1000张床位),结合中医馆、艾草体验中心等设施,发展养生旅游和康养服务,2024年接待游客162万人次。

二、打响道地药材品牌。立足省中药材八大产区县优势,加强与中科院、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搭建“高校+企业”“研究所+基地”平台,开展种苗繁育和“拟境”栽培技术攻关,打响道地中药材。目前,已成功选育“台乌1号”“天黄1号”等4个中药材新品种,推广应用面积超4000亩。建设生态种植示范基地,试行多作物互补套种、仿野生栽培等模式,全面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同时,对开展绿色种养、申报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主体给予2万至20万不同档次奖励,激发企业、农户参与积极性。目前,我县已获国家有机产品、绿色食品认证7个。

三、激活文旅业态。积极发展问道养心、禅修养身、夜游经济等新业态。如,融合光影艺术与舒压体验,迭代升级沉浸式滨水夜游《心归天台》,入选省级夜间精品旅游演艺及水旅融合优秀案例,年均接待游客近3万人次,五一期间游船上座率超90%。赭溪老街推出飞天秀、汉服旅拍等业态产品,单日最大接待量达20万人次。以通景公路、绿道、森林古道串联山脉、文脉、乡村资源,创成霞客古道、南黄古道、寒山古道3条省级最美森林古道,寒山古道获评“浙江省十大风情古道”,南黄古道获评“全国八大赏枫基地”。培育云雾茶旅、禅意礼佛、康养问道、和合唐诗、古道枫情等精品线路6条,今年一季度,旅行社营收突破8110万元,同比增长32.3%。

四、强化政策支持。发起成立浙东唐诗之路沿线旅游营销联盟,联合新昌、嵊州等“浙东唐诗之路”沿线八地旅游部门,共打“诗路”牌。强化部门协作,持续举办中华济公文化节、和合文化全球论坛等全球性节会,办好长三角疗休养协作大会、新天仙配推介,推出天台山歌唱大赛、全民饮茶日等活动,持续制造热点。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客源市场拓展、业态培育及人才培养,形成“政策+资金”组合拳。近3年,累计投入奖补资金5000万元,力度居全市首位。

感谢你们对我县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天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联系人:陈俏霞

联系电话:0576-89358182

天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