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3MB1355073H/2025-134554 | ||
---|---|---|---|
发布机构: | 县经信商务局 | 发文日期: | 2025-07-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秦高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我县环保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现答复如下:
天台县产业用布行业以环保滤料为核心,是环保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过滤布名城”,其中机织过滤布细分领域产能占全国35%以上,针刺非织造滤布产能占15%,稳居行业龙头地位。2024 年全行业销售产值 78亿元,同比增长 8.9%,已成为我县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前期已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聚力产业升级,筑牢全链发展根基。一是完善链条促集聚。结合智造名城建设,制定了《天台县产业用布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聚焦过滤材料、环保设备、污染治理技术等核心领域,重点打造“纤维—滤布—装备”全产业链,上游延伸原丝纤维等高端材料,提升本地配套率;中游引进德国特里茨勒等先进设备,提能升级滤布生产能级;下游壮大环保过滤设备制造环节,加速向“过滤全产业链名城”转型。二是培育梯队强龙头。构建完善的企业梯队培育体系,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整合产业链资源,扩大企业规模,提升市场影响力。成功培育出严牌股份(创业板上市企业)、2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及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华基环保成功入选新一轮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形成了规模效益突出、专业特色鲜明的龙头骨干群体。三是产业联建聚合力。创新“红滤辉映” 产业链党建联建机制,构建“1+4+N”红领链长组织架构,促成链上企业合作意向5项、共建产业项目3个,推动企业在信息共享、订单调剂等方面抱团发展,强化产业链协同效能。
二、聚焦创新驱动,激活人才技术动能。一是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化与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研发中心,累计转化科研成果26项;设立中国PTFE滤料研发中心,推动纤维改性、覆膜涂层等工艺创新,开发具备脱硫脱硝功能的高端滤料,获发明专利10余项、浙江省新产品200多个。二是开展技能工匠培育。通过产业链劳动关系服务站整合用工需求,协调7家企业1500笔订单流向工坊,组建“流动师傅团”开展技能培训,提升一线工人加工效率,夯实产业人才基础。与职业中专开设“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滤料织造、非织造方向)”专业班级,加快本土技能人才培育。三是保障产业人才权益。依托产业用布行业协会推行 "1+6" 模式,开展法规培训、参观学习;设立劳动纠纷调解中心,2024 年化解纠纷 26 起,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稳定产业人才队伍。
三、优化服务模式,厚植产业发展沃土。一是创新市场化服务机制。依托产业用布行业协会推行“1+6”模式,促进政企社协同抱团发展,如强村公司集中采购原材料、共富工坊吸纳就业,2024年通过通达联富商贸公司集采原材料2130吨,降低采购成本3%,惠及200余家小微企业,实现资金融通与成本优化。二是突出精准赋能服务。召开行业发展座谈会,梳理汇总企业用地、融资等“急难愁盼”问题10个,目前基本解决;推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试点,16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家获绿色产品认证,3家获“品字标”认证。三是强化品牌引领市场。主导制定机织/针刺滤布团体标准2项,依托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平台提供免费检测220余批,解决技术难题3个;成功注册“平桥过滤布”集体商标,建成“中国环保滤料博物馆”,统一参展国内外行业展会,提升“中国过滤布名城”品牌影响力。
下阶段,我们将紧扣智造名城建设目标,对照产业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创建、数字化转型、品牌建设等重点任务,加快推进产业用布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衷心感谢你们对于我县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继续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联系单位:天台县经济信息化和商务局
联 系 人:奚溧
联系电话:0576-83930733
天台县经济信息化和商务局
2025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