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3MB1674541L/2025-131060 | ||
---|---|---|---|
发布机构: | 县农业农村局 | 发文日期: | 2025-03-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天台县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新时代“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抓手,夯实“两个先行”农业农村基础,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构建天台“景美、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的乡村振兴新格局,奋力谱写现代化和合之城“三农”篇章。成功创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2023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评优秀等次,成功创建全国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全省两地),小狗牛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审定,入选浙江省绿茶重点县,黄水村获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重点村评分优秀等次(总分全省第三),创成省级未来乡村3个,天台黄精、天台乌药入选省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名单等国家级、省级荣誉,获2023 年度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三高三新”中的乡村振兴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粮食生产降本增效被评为市农业农村领域揭榜挂帅项目优胜案例等市级荣誉;县畜禽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列入中央任务清单、争取到中央资金2500万元,全年共争取省级及以上项目资金1.5亿余元。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于天台召开,天台茶叶工作被省领导批示肯定。
一是抓好稳产保供,粮食生产稳步增长。一是全方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出台2024年粮食生产意见。二是全方面抓实“菜篮子”保供。天台牛(俗称小狗牛)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资源审定,县畜禽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列入2024年中央任务清单中。三是全方面推进农田质量提升。开展农田日常管护,实施设施提标行动,加快高标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确保农田基础设施完备。
二是加快优化布局,产业动能有效提升。一是提能升级土特产经济。深挖开发乡土特色资源,依托国家现代农业园区,重点发展“一叶三草”等特色农业产业,并成功启用县级茶叶综合市场,天台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2024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绩效评估(台州唯一、全省唯二),天台乌药、天台黄精列入省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名单,天台入选浙江省绿茶产业重点培育产茶大县名单(台州仅2个)。二是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培育建设始丰街道农事服务中心、街头韭菜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典型,全力推进农艺农机深度融合。继续巩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成效。三是稳步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着力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绿色种养循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广配方肥7004吨,开展天台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规模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病死猪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理率100%。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100%。
三是着眼千万工程,人居环境有效改善。一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农村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新三大革命”高水平覆盖。以“破乱”“提靓”“蝶变”三大行动为工作路径,加快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公厕等提标改造步伐。二是打造和美乡村。对照星级美丽乡村“九个一”和“十不宜十提倡”建设标准,突出打造村庄规划、村级班子、村容村貌、产业发展等核心要素,推进第三批未来乡村塔后村、龙皇堂村、寒岩村建设,开展90个省级和美乡村达标村创建,平桥镇后村、白鹤镇下宅村、洪畴镇逸溪村列入第四批省级未来乡村创建名单。三是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加快推进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第九批重点村黄水村获省级绩效评价优秀,全省第三、全市第一。第十批重点村上联新村进入破难攻坚阶段,以争取省级绩效优秀为目标,全力抓项目建设。
四是深化农村改革,强村富民更加坚实。探索实施强村富民村播带货、产业联动、农民持股、飞地抱团等强村富民“十大模式”,构建形成“1+X+Y”片区化组团发展模式,打造强村富民天台样板。一是深化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集成改革行动。打好“市场化改革+集体经营”组合拳,依托“三新”共富乡村综合集成改革,有序规范发展县、乡、村强村公司24家。统筹中央和省级资金,实施惠及58个村的飞地抱团发展物业、二期抱团、赭溪老街共富工坊等项目3个,保障项目村获得5%以上的资本金收益率,提升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全覆盖。二是持续推进共富工坊建设。提质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组建“共富工坊运营师”团队,带动工坊从业人员从“工”到“匠”升级,并加强对有创业意愿农户的点对点吸纳,推动提低增收。三是深化低收入农户帮促机制。提升基础保障水平,实行“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全年已申报雨露计划助学补助共391人。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做到基本医疗保险、利民保、低收入农户医疗补充政策性保险全覆盖。实施低收入农户持股项目16个,现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五是坚持和合善治,乡村文明不断提高。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并举”,实现百姓和顺、城乡和美、社会和谐“三和共融”。一是建设农业农村领域“三支队伍”。大力培育具有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创意、新风貌等现代化特质的“新农人”,重点打造我县乡村振兴“五师”队伍,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二是建设清廉乡村。加强村级小微权力监督。运用村级债务管理数字化预警,实现对村级债务的日常动态监测、分析和控制,为化解村级债务提供数字化管理支持,提升集体资产运营质量和效率。开展清廉村居基层治理,深化党建引领、数字赋能、清廉阵地等成效,清廉村居半年度考核全市优秀。三是实施“平安建设”。严格落实好“除险保安”要求,聚焦农业机械、农家乐、农村沼气等领域,全面开展农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列出问题清单,逐一整改销号,彻底消除风险隐患,从源头上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和“千万工程”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天台实践。
一是夯实基础保障,在守牢粮食安全上守住底线。扛牢稳产保供责任,“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稳定生猪产能,保障全县能繁母猪存栏量维持在6500头以上,加快完成浙系肉鸡家庭产业集聚区项目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谋划改造提升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和建设畜禽屠宰场。
二是强化集成发展,在现代农业产业上做大文章。一是产业提质。持续推进农业“双强”行动,进一步推广应用植保无人机,探索和实践农业农村领域的低空经济,继续开展农机报废更新工作,打造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1家,完成始丰农事服务中心的建设验收和星级评定,加快畜禽资源化利用等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建设,做好国家农业园区后续工作,争取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增速位列全市和25县前列。二是品牌增值。全力把茶叶作为支柱来打造,完善并运行好天台山茶叶市场,筹备2025年中国茶旅大会,集中力量做好茶品牌培育、茶商品交易、茶文化传播,变茶叶为金叶,提升“天台山”区域公共品牌附加值。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思维,成立中药材产业协会,做强乌药、铁皮石斛、黄精“三根仙草”和高山蔬菜等特色产品。
三是聚焦和美乡村,在深化“千万工程”上示范先行。一是跨界重组,让乡村产业活起来。种好粮食保安全,推动产业入乡村,打响“天台山”农业公用品牌,迭代升级片区组团发展,引入社会资金和策划团队,发展年轻态、时尚味、高端化业态,通过开展乡村经营,流转农村资源,推动一二三产、农文旅融合发展。二是匠心雕琢,让乡村颜值靓起来。按照“点上示范、线上美丽、面上整洁”的思路,打造和美乡村新样板,确保创成省级未来乡村3个,争取峇溪村历史文化村落获省级评价优秀等次,全域提升、打造精品、城乡一体,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产生活新空间。三是系统培育,让乡村主体强起来。聚焦育新农、引新农、留新农,打造一支乡村振兴生力军。
四是紧扣共富目标,在推进强村富民上加速奔跑。持续探索乡村共富十大模式,围绕“强村达标50%”的目标,做好村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指导工作,发展农民持股、飞地抱团,迭代升级共富工坊,依托强村公司提高乡村项目经营水平,推动充分就业,创新创业,同时做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谋划好衔接资金项目。新增飞地抱团项目2个以上、低收入农户持股项目10个。
五突出和合善治,在迭代乡村治理上守正创新。围绕强班子带村、促改革活村、讲文明兴村、重善治安村的要求,固根基、扬优势、强弱项,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持续深化农村移风易俗,把和合理念融入社会治理各领域、全过程,深化法治、自治、德治、智治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