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1023MB18498669/2025-131558
发布机构: 天台县应急管理局 发文日期: 2025-03-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天台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5-03-13 11:51 来源:县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应急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应急管理系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攻坚整治、严密防范各类灾害事故、扎实推进应消体系建设,确保了全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总结主要成绩如下:

(一)强力推进安全生产整治攻坚。一是党委政府越发重视。建立周例会制度,每周五调度各乡镇(街道)、各重点部门安全生产工作,及时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分析研判问题、重点工作跟踪问效、开展事故举一反三等。成立安全生产考评工作专班,由县安委办牵头抓总、各专委办协调配合,严格落实“晾晒、提示、交办、约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层层传导、层层压实。今年来共下发工作督办单4份,提示单11份,交办单10份;针对安全生产工作评价晾晒指数模型,用好督查通报、靠后约谈等方式,倒逼责任落实。二是执法效能明显提升。从“人、机、环、管”四大事故致因入手,深入分析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执法与消除事故隐患、防控安全风险的关联性,科学梳理“一厂多租房”、危化品使用、应急处置等重点检查事项,完善行刑衔接工作机制,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严格依法做到应移尽移,已移交公安1起。深化与相关部门、新闻媒体合作,曝光典型违法行为12起。三本质基础不断夯实。结合天台实际,科学制定“1+7+18”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细化明确22家部门16项落实举措66项安全生产具体任务,纵深推进源头治理、排险除患、科技攻坚、工程治理、管理提质,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如工矿领域,深入开展固本强基“一件事”改革,围绕电气焊、厂中厂、危化品使用、海绵生产等事故多发重点行业,积极开展揭榜挂帅,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如危化领域,针对医化等重点行业企业探索“统查统改”模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入企排查安全隐患,问题清单同步移交园区、企业,挂单销号。不定期组织交叉检查,拓宽安管员日常检查视角,扫除巡查盲区。针对使用危化品从事生产的小型企业,搭建危化系统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化工安全学习沙龙、特殊作业安全培训。

(二)高效组织自然灾害防御。一是完善优化联合指挥体系。严格落实“县领导包乡镇、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分级包保责任制度,推进乡镇(街道)全面排查、部门核查指导、县防指综合督查的隐患闭环管控机制,强化省基层防汛防台系统、141基层智治平台等数字化平台应用,实现各地隐患数据实时更新。二是压紧压实防汛减灾责任。建立县域行政村全覆盖的防汛网格责任体系,划定各类防汛网格3681个,纳入各类责任人5159人。全面梳理防汛救灾各环节关注重点,抽调专业人员组建地质灾害、山洪灾害、水库山塘河网等8个专项风险研判小组,汛期实体化运行,加强风险隐患分类研判。三是扎实做好度汛工作。连续组织4轮防汛防台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通过自查自纠、单位清查、县级督查等累计发现整改问题隐患281处。严格落实每日会商机制,在重点时段落实联合值班,坚决落实“3张单”管控、临灾“叫应”等机制。入汛以来,共计“叫应叫醒”554人次。配置冲锋舟等抢险救援设备255件,实现村级防汛三大件、四小件全覆盖;加强队伍能力建设,打造县乡村三级应急救援体系,建成各类救援队伍425支,常态化开展各类能力培训2210余次、3.5万人次,顺利完成各类应急抢险工作。此外,我局以巨灾保险试点为契机,积极引导保险机构参与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风险监测预警、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以及基层应消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努力形成“应急+保险+服务”全过程防灾减灾救灾机制。

(三)不断健全森林防灭火体系。一是延长森林消防科技触角。防火期利用无人机增强天巡地查范围和频率,确保管到、管牢、管好森林防火的“眼睛”。二是强化重点时段巡查巡防。按照东、南、西、北方位分为四个片区,每个片区派驻一支镇级队伍,在冬至、春节、清明等防火关键时段全天执勤、随时待命,全力避免小火酿成大灾。三是加强基础设备配备。投入万元用于灭火装备配置和防火设施建设,有效形成“1-3公里水源供给圈”,通过“以泵接泵”、“以水灭火”,实现从风力灭火到引水上山的转变。建成20立方米蓄水箱,做到山上有储水,山脚有输水。四是科学使用梯队调度法。火情发生后,首先调度1支专业队伍和位置临近的半专业队伍赶赴火场参与扑救,根据火场发展态势,调度其余半专业队伍作为增援力量。组织火场周边熟悉山林地形的村干部、护林员等“活地图”,为上山扑救队伍提供现场向导,同时结合林业部门绘制的电子地图,保证快速到达现场。

(四)夯实应急管理队伍建设。一是扎实推动建设。县政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督查、亲自抓落实,15个乡镇(街道)应消站和6支消防专职队全部按期完成提质升级工作,其中全市率先完成应急消防管理站单设100%。建立领导包片联系制度,坚持下沉到一线、指导到一线,结合省厅、市局督导,及时帮助乡镇(街道)疏通、解决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二是精准提升能力。按照“突出重点、分类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基层应急消防管理岗位需求,制定2024年“一月一主题”培训方案,推动教育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截止目前已完成8期培训,涉及三场所两企业安全、海绵生产企业安全、行政执法、消防检查能力、机械行业安全、“厂中厂、园中园”安全、防汛防台、危化品使用企业安全、工业企业燃气安全等领域。推行训后抽查机制,由县应消专班抽查培训效果,切实将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培训成果。三是切实发挥作用。坚持边建设、边运行、边实战、边提高,将大排查大整治、电动自行车等专项行动作为检验基层应消体系建设初步成效的重要契机,全面发挥基层应急消防队伍和网格员作用,在实战中锻炼队伍,累计排查点位15000余处,发现问题隐患3800余项。各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政府专职消防队联合公安派出所、综合执法队等力量,依托“141”基层治理体系,推动跨界打通融合,高效联合执法,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2025年工作思路

(一)充分协作,巩固风险常态化管控机制。进一步完善多跨协同的风险闭环管控机制,深度运用安全生产“4353”体系,压紧压实各部门工作责任,发挥专委会专业统筹优势,确保职责清晰、协作有力。以安全生产三年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消防、自建房、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常态化、精准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固化联动处置全过程闭环机制。

(二)夯实基础,深化基层应急消防工作体系。继续开展应消站和专职队提质升级工作,进一步细化定期研究、定期部署、定期检查的配套工作制度,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机制,做到层级清晰、职责清晰;推动基层应消干部用好“基层应消应用”,精准开展隐患排查、监督检查,推动跨层级、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在“141”平台中全量贯通。

(三)盯牢重点,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实际负责人严格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大安全生产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一线员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主动意识,提高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突能力。

(四)加强培训,提升隐患治理能力。围绕辖区特点、时间节点、业务重点等,因地制宜常态化、多形式开展基层应急消防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整体业务能力水平。通过指导督促、任务督办等手段,压实工作责任,统筹开展隐患排查、监管执法等工作。

(五)实战演练,锻造应急救援本领。结合实际修编应急管理总体预案及安全生产、消防、防汛防台等各类专项应急预案;指导村(社区)用好“多案合一”应急手册,并定期组织开展演练,重点抓好决策指挥、人员转移、事故和灾害现场救援等贴近实战、小规模专项演练,确保队伍训练有素、救援有力。

(六)广泛宣教,强化群防群治。从企业、市民、作业人员等多个层面开展应知应会科普宣传,强化班组长、安全员、操作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培训教育,持续开展“百万员工大培训”,推动应急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努力实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