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10230026832200/2025-131375
发布机构: 天台县水利局 发文日期: 2025-03-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天台县水利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5-03-12 10:06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我局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工作项目化、业绩数据化”的总体要求,坚持“项目支撑、试点牵引、河湖增色、生态惠民”工作导向,项目建设提速竞跑,全域幸福河湖创建续写新篇,民生实事落实落细,为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的新水利注入新动能。获2023年省水利工作综合考核优秀县、省自然资源集约利用考核优秀县、县经济责任目标制考核、县综合考核先进单位、领导班子考核“三优秀”。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争得更多资金落地。今年我局成立重大项目要素争取工作专班,推动资金争取数额再创新高。截至目前,累计争得上级资金23360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资金8550万元、国债资金9810万元、专项债资金5000万元。9月,我局抢抓政策“窗口期”,集中力量谋划包装天台县里石门—龙溪水库原水互通工程,高分通过省2025-2026年小型引调水工程建设项目储备库遴选,综合成绩位列全省第二,目前上报水利部审核中,预计可再争得中央资金8000万元。

(二)推进更多工程见效。逐一编制项目推进实施方案,落实责任领导包联制度,坚持月调度、周研判,截至10月底,完成水利管理业投资6.48亿元,完成率162%,较去年同期增长120%;2个特别国债项目茶山溪段治理工程、里石门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支付资金8517万元,支付率达90.55%,预计11月全面完成支付。台州市椒江治理工程天台始丰溪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全线景观节点初见成效,为始丰湖夜游等项目提供强有力的空间保障,撬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5月1日开业以来,夜游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日均上座率超90%。茶园水库工程,取得省厅规模论证审查意见,完成可研报告咨询稿。里石门水库改造提升工程,开展项目建议书编制。现代水网提升一期工程,完成可研初稿编制。里石门-龙溪水库原水互通工程,完成隧洞开挖300m。生态共富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完成治理面积14.10km²,超额完成7.5km²。建成运行天台县水土保持监测站,实现径流泥沙监测数字化。完成山洪灾害防治能力提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国产化及90座水文测站遥测终端的升级改造,一体实现统一地图、预警消息、水文水利监测站主备切换服务。圆满完成“格美”“贝碧嘉”“普拉桑”“康妮”等台风的防御工作,累计发送水雨情提示短信48675条、风险提示单102份、水旱灾害防御提示单16期。省级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工,提早完成43座单村水站改造、13公里幸福河湖农村水系整治、14座农灌设施提升改造以及11座病险山塘整治。

(三)获得更多试点荣誉。健全重要河湖水库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始丰溪流域生态流量递进式保障和调度改革创新项目入选省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专项试点。以主河道始丰溪为主骨架,提升一批滨水设施,打造一批亲水空间,培育一批特色游地,幸福河湖建设相关工作在全省河湖长制全域建设幸福河湖现场会上推介;河湖空间开放共享探索改革项目入选省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生态价值转化试点;始丰溪入选第二届浙江省“最美家乡河”,全市唯一;后岸村入选浙江省第一批幸福河湖建设高品质水美乡村典型案例。高质量促进水资源集约利用,省取用水管理培训会、省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交流会在我县召开;首创“水和合指数”评价体系受到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肯定,并获省级推广。全市水网先行区建设暨深化河湖长制全域建设幸福河湖推进会在天台召开,我县在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台州市河湖长制工作培训班来我县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塔后村、天台山大瀑布、赭溪老街、始丰湖4处列入教学点。

(四)推动更多机制重塑。立足“勇于干事,涵养清正,活力水利”的建设目标,制定《“微激励微提醒”工作机制》《“工作项目化、业绩数据化”清单》《关于开展“天台水利干部大讲堂”活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天台县水利局项目谋划擂台赛的实施方案》等10个制度性文件,迭代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全局在中心工作和项目建设上赛速度、晾成绩,在实践中有效激发干部内驱力。今年我局干部荣获台州市首届水利质量监督人员技能竞赛一等奖。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县委全会精神,坚定不移用《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重要治水论述指导实践,全面落实上级关于水利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紧盯年度目标,强化政策供给,全力争资争项,深化改革攻坚,全域打造幸福河、文化河、安澜河,为加快探索中国式水利现代化天台路径注入水利动能。

(一)加速资金项目落地。紧紧围绕争取更多资金,谋划更优项目,取得更大实效的“三个更”目标要求,2025年争取争得中央资金8000万元,省级资金1.85亿元。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乐享等领域,创新拓展项目谋划擂台赛,超前谋划一批水利项目,形成“人人谋项目,年年有项目”格局。深化项目前期责任领导挂钩联系工作机制,将5个重点项目列入一线跟踪管理,实行“一周一督办、一周一统计、一周一通报”,加快推动茶园水库、天台县里石门水库改造提升工程开展项目建议书、可研及其他相关专题等前期工作,完成天台县现代水网提升一期工程可研报批,完成清溪、雷马溪河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环评及水保,三茅溪、苍山倒溪、岭上溪河道治理工程开展可研编制。

(二)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细化各项配套衔接政策,深入推进天台河湖空间开放共享省级试点建设,创新“水利监管、行业指导、国资运营”新模式,灵活涉水审批,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建立由地方国企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联合成立第三方运营公司,延长水生态产品产业发展链条,提高项目综合开发转化率,进阶打造始丰湖夜游、赭溪夜经济、大瀑布等水环境、水生态融合样板。探索推出将生态资产作为抵质押物的“生态抵质押贷”产品,加快完成龙溪、黄龙、狮子口、杨家岙、利民、龙珠潭、岩板寺、王琅、岩弄口9座水库的产权登记、资产评估;抓牢超长期特别国债政策机遇,谋划整合国有、镇属12座水电站资产,稳步推进设备更新改造,有效盘活水库电站资产,实现“绿色资源”向“绿色经济”转化。全面完成天台县始丰溪流域生态流量递进式保障和调度专项试点建设,搭建天台始丰溪流域生态流量“四预”数字化应用场景,逐步实现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生态流量管控全覆盖,同时加强总结提炼,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强化水流生态补偿落实的全省改革经验。开展天台监测站点径流小区水土保持措施研究,为水土保持碳汇衡量提供支撑。

(三)谱写幸福河湖新篇。围绕实现“千里幸福河、万顷绿水苑”的“水上天台”目标,完成中小河流治理5公里、农村水系治理8公里,建设滨水绿道5公里、城乡亲水节点5个,新增高品质水美乡村2个。依托红旗渡槽、始丰堰坝等34项水文化遗产、红色水利工程,开展水文化遗产目的地建设,实施水利文化遗产科普工程,谋划推动天台始丰湖等水情教育基地,开发水利科技夏令营、水域科考探险等涉水项目,迭代水、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完善县级河长重大河湖问题交督办制度,建立河湖长制钉钉群,强化比拼晾晒,推动河长制走深走实。

(四)筑牢水安全保障网。计划完成小型水库系统治理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工程14座、农灌设施更新改造工程46处、小型水库安全鉴定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座、山塘综合整治3座,实现病险水库山塘存量全面清零。提升改造农村供水水站50座,实现农村供水从局部到全域的覆盖性改善。持续提升山洪预警时效性,强化水文感知体系建设,升级改造水文测站遥测终端57座,完成水位站新(改)建4处、国家基本站监测13个、专用站监测129个,实现预警精准叫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