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5-02-27 15:59 来源: 浏览次数:


2024年,全县上下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体推进基础质效提升、短板弱项攻坚、改革亮点培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聚力法治统筹,推动法治建设行稳致远。县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制定法治建设工作要点,布置年度法治建设工作。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做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并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浙江省审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12部法律法规。谋划重点执法单位嵌入式法治巡察,制订针对性法治巡察清单,实现以巡察监督法治建设实效。压实乡镇(街道)、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年度述法等制度。

(二)聚力依法行政,推动执法效能提质增效。深化“常年+专项”政府法律顾问服务,成功破解7项全县关注难题。创新打造“一站联审”重大行政决策增值服务,构建“4+N”全链服务模式,完成33项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联审,成功列入省专项行动揭榜挂帅项目清单。深化行政争议溯源治理,放大行政诉讼e监督机制优势,常态化推进诉讼专班运作、三色预警等全流程管控。编制《天台县集体土地征收规范化推进和行政争议防范指引》和《天台县集体土地上房屋强制执行流程》,护航现代化和合名城高质量发展。

(三)聚力法治保障,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一站链企”涉企法律服务改革,做好涉企法律服务“一件事”集成办理,创新开设涉企专项“法律门诊”25期,累计服务各类企业3500余家,创新经验被写入市六届三次党代会报告。聚焦企业因执法监管后企业信用修复难题,以10个方面工作清单推动执法规范率和企业满意度双提升,在全市率先编制《信用合规指引》,入选省级“2024年法治环境改革攻坚项目”。建立兜底服务“1+1+N”组团服务模式破解企业难题做法获评浙江省委改革办“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典型案例。开展涉企多头重复检查综合治理,全县涉企行政检查同比下降21.46%。

(四)聚力强基提能,推动基层治理走深走实。加强“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设立2个中心、15个乡镇站、若干个园区站、395个点位,实现从中心到站到点全覆盖。扎实推进“八五”普法,清单化指导普法责任制落实,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村1个,开展各类主题普法200余场,法治讲座85场,创作的音乐快板《学法守法记心间》成功入选市宪法宣传大舞台。新培育法律明白人373人,组织培训19场次,超额实现每村工作目标。深化“和合”调解品牌建设,完成县调解协会第三届换届选举工作,修订完善专职调解员管理办法,新增行业专职调解员8名,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288起。

二、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县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法治建设基础有待进一步夯实。部分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仍有待提高,基层法治站所规范化建设需加快推进,法治阵地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还有提升空间。二是专业法治力量有待进一步培育。基层法治人才,特别是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存在缺口,与企业日益增长的“走出去”需求存在矛盾。社会律师数量较少,法治专业素养需要不断提升。三是法治成果转化有待进一步提升。主动承接、争取上级改革试点仍需加强,特色亮点工作总结宣传还不够深入,法治建设领域的重大标志性成果还不多。

三、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是抓实顶层设计。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融入党建统领工作体系,与改革、发展、稳定等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坚决扛起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

二是抓深法治教育。成功举办全县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提升班,组织28家单位共计240名同志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强化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视频培训班。紧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实现政府系统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

三是抓好考核联动。完善法治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制定法治天台建设考核细则。深化府院、府检实质化常态化制度化协同,探索诉调衔接、行刑双向衔接等机制,全年组织召开府院联席会议13次。坚持法治监督与人大行政诉讼e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检监察、审计监督、县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等进行业务协同,全年共对11家单位开展行政执法监督。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5年,我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持续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为我县建设现代化和合名城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在护航中心工作上持续发力。聚焦全县重点工作,加强决策前端引导、执行中端疏导、事件末端指导。深化“一站联审”重大行政决策增值服务,推进政府决策全口径合法性审查。打造“放管服”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推进“互动治理型”执法模式、“随机主动型”监督评查、“防范服务型”执法帮扶。创新重点执法单位嵌入式法治巡察,以巡查监督法治建设实效。

(二)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健全企业法治服务体系,推进预防性法治改革,推动“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辐射更广泛、服务更精准、办事更快捷。聚焦全县重点产业,合编形成天台六大产业“一业一策”指引。稳步推进“三书同达”制度,及时修复企业信用。统筹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推动“末端执法”向“前端服务”转变。

(三)在夯实法治基础上持续发力。创新律师执业“举报必澄”机制,深化“一站链企”涉企法律服务。探索建立法律援助民、刑案件承办指引,争取列入省法律援助中心攻关揭榜项目。深化法治社会建设质效,探索“四新”普法活动,建设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构建四级联动培训网络。推进人民调解“631”工程,优化乡镇(街道)各级调解队伍结构,严格审查调解案件质量,努力打造善治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