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3002683538T/2025-130528 | ||
---|---|---|---|
发布机构: | 平桥镇 | 发文日期: | 2025-02-1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近日,2024年天台好人名单揭晓,农业银行天台县平桥支行客户经理贾韩贵上榜。让我们走近他的身边,感受凡人善举,致敬榜样力量,共创文明城镇。
人生贵在坚守,坚守出情怀
贾韩贵老家在天台山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离家乡最近的平桥支行。为方便工作,他把家安在离单位较近的地方。
“老贾你总是那么早!”每天清晨6点多,贾韩贵就步行前往单位。时间一长,这个熟悉的身影不经意打动了街坊邻居。在大家看来,这样的工作人员,诚信、可靠。
来到单位,贾韩贵如同上足了发条的钟表,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他忙着整理资料、电脑入档、谋划一天业务,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贾韩贵显然不希望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优点,他尴尬地说:“我这几年老花眼较严重,夜里看不清小字,就白天早点过来‘补课’。”
其实,不用解释,同事们也能理解。身材瘦弱的贾韩贵患有慢性病,需要休息;妻子的身体也不大好,是个老病号。他白天忙工作,夜里还要照顾家人。
已是55岁的老同志了,贾韩贵就是减少工作量,也没人说闲话,但他是真的闲不下来。
总行的表扬信中,特别提到贾韩贵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单季投放农户贷款265户”。简单换算一下,就是在一个工作日里,他要为4个农户办理贷款手续。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贾韩贵单季的数字超过了许多同行一年的总量。后台数据显示,他基本上每季投放农户贷款在200户以上。
还有一个数字同样让人振奋。贾韩贵平均每年农户贷款增量在320户左右。他以自己的坚守,把农行的触角伸进了山区的各个角落,以发展的动力“贷”动乡村振兴。
人生贵在相知,相知在急难
贾韩贵说:“服务客户要真诚,需要我们跑在客户需求的前头。”
朴实的理念,实实在在地走进了客户的心。尽管认识贾韩贵只有3年时间,但夏宝友时时念叨着贾韩贵的好。
老夏名下有货运、加工厂等产业。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生意受挫,资金周转困难,加之货车挂靠的企业没有按时将他的汇款转入银行账户,他的征信变了“颜色”。接踵而来的是贷款遇到麻烦,老夏一时倍感压力。
老夏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贾韩贵,没想贾韩贵耐心地听他讲述创业故事,然后细致查验其历年银行流水,探究市场前景等情况,并形成详细调查报告。
报上级批准后,老夏喜获30万元贷款。有了“活水”的滋润,老夏的账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如今,他的加工厂规模扩大了一倍。
协助解决客户征信问题,需要多方取证,费时又费力。只要不违反规定,贾韩贵从不推托。受益的客户通过口口相传,让他和他的单位在当地口碑越来越好。
出身农家,贾韩贵对身边的农民兄弟倾注深情。他平时喜欢跑乡进村,与村干部交流发展思路。他总说:“我们是‘农’字头单位,不能忘了服务的根本。”
贾韩贵平时很少用车,为了更好地进村服务,他买了车子,一次又一次开进山村,和干部群众一起共同描绘美好的未来。
深藏大山中的潘岙杨村,是贾韩贵服务范围内最偏远的山村。平时和农户交流时,他切中了大家期盼过上美好生活的脉搏。经过一段时间的蹲点,他基本上摸清了村里情况。在短时间内,他为该村解决资金1000多万元,涉及的60户小额贷款,无一笔有拖欠。
人生贵在追梦,追梦向卓
2004年,干了10多年储蓄员的贾韩贵要转岗了。这回要干的是客户经理,他又要重新开始。
当时,县农行启动农户贷款“整村推进”工作。对贾韩贵而言,难的并非工作,而是要在村民面前,如何突破不善言辞的短板。
一开始,贾韩贵很是纠结。但要开展业务,就必须打开自己的心结。想到这,他豁了出去,对着镜子不断背资料。
那一年,他带着宣传单,走进坦头镇鱼山村,第一次站上讲台。众目睽睽之下,他向村干部及村民讲解农户信息建档“整村授信”政策。“我当时手都在发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腼腆地笑了。
贾韩贵将村干部作为农户信息建档的首批人群和整村推进的切入点,对村民的净资产、信用等开展评价,全面建立“信贷档案”,取得了战胜自我后的胜利。
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客户等待的时间也随之变长。贾韩贵思考,能不能将对外的业务与对内分开来办理?渐渐地,一个“土办法”——“统筹打包法”应运而生。
贾韩贵说:“我把四五个客户作为一组,收集完贷款资料,客户签字便可离开。然后我利用空当时间逐一整理,打包上传,再批量开展实地调查,录入系统,提交上级行审批。”
凭借这套“统筹打包法”,贾韩贵如鱼得水。他很开心,工作效率提升了,农户贷款“最多跑一次”得到落地。
聊到工作,贾韩贵表示,自己做得很普通,只是做了一个普通员工该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