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3002683677H/2024-123022 | ||
---|---|---|---|
发布机构: | 赤城街道 | 发文日期: | 2024-08-2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方面:1.经济指标稳中有进。1-10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亿元,目前累计增速58.49%。其中制造业投资额1.63亿元,完成率114%;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5.96亿元,同比增长2.3%;限额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社零同比增长7.41%、20.21%、42.11%、15.56%、22.47%。三季度10项重点指标中,2项全县第一,5项全县前三,综合经济指标全县第一。2.企业培育质效显著。德斯泰顺利报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祥和、奥锐特通过国家“小巨人”省级审核;祥和实业通过省智能工厂认定,百威、德斯泰列入省智能工厂培育库项目;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13家。3.引才聚智不断突破。加快引育“高精尖”紧缺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全面完成国家级和省级人才指标申报,新入选国家级人才1人,落地国家级海外人才1名、台州市500精英人才2名,青年大学生招引工作全县第一。
(二)项目方面:1.区块征迁又稳又好。四大区块基本完成征迁任务,工作做法获市领导批示肯定;范庵区块成功出让;200亩垦造耕地项目完成政策处理。切实推进赭溪老街政策处理遗留,为老街开街提供保证。2.项目建设扎实推进。针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难题,靶向分析、细化举措、明确时限,以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加速项目建设。3.招引力度不断加强。抢抓台州商人大会契机,达成合作意向项目2个,对接引入全县首笔制造业实到外资。
(三)城乡建设方面:1.城市品质提档升级。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污水零直排区“两提一扩”顺利验收。12个省垃圾分类高标小区全面提升改造。2.乡村建设不断推进。11条道路大中修项目顺利完工。3.共富工作屡树样板。大力推进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全面完成“消薄”任务。迭代升级共富工坊,建成“共富工坊”15家。4.旅游发展迈开新步。深化美丽赤城建设,加快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动44个“微改造、精提升”项目落地见效,申报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四)民生方面:1.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做深优质教育资源培育,教育工作在全县交流。卫生健康常抓不懈,接种60岁以上老人流感疫苗8586人,完成城乡居民同质同标免费健康体检30403人。应急救护水平不断提升,成功召开全市乡镇(街道)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推进会,作为全市唯一乡镇交流发言。2.文体事业蓬勃开展。成功举办重大文化活动。紧抓亚运契机,丰富体育供给,建成投用体育场地5个,成功举办全县第二届社区运动会。3.社会福利不断增进。聚焦“一老一小”,全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加快社会保障扩面提标,救助帮扶不漏一人。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等民生领域日常监管,通过省级五星级食安办现场评审。
(五)平安方面:1.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全面实施“一体两翼”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多方力量的作用,“两翼”中桃源社区调解负责人施仁利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2.信访工作扎实推进。信访维稳工作在全市信访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圆满完成亚运会期间安保任务。3.平安建设持续发力。反电诈、反邪教、禁毒等工作再上台阶,禁毒馆入选今年市第三批法治宣传基地,选送1人获评浙江省最美禁毒人。
(六)党建方面:1.组织工作高质高效。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工作,相关经验全县交流。深入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智治,整合资源,累计志愿服务上万人次,破解5G站点布局等共建项目40余个。全面开展党群服务中心提标提质行动,改造提升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强3个社区党建阵地,成功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场会,并在全县交流发言。不断建强基层组织,塔后获评全省首批“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探索培育党建品牌,入选全县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暨两新党建“双融双强”工程现场推进会考察点。2.宣传工作再上台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全覆盖,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54场次。巩固提升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果,新增三星级文化礼堂6家。项目攻坚、乡村振兴、文化建设、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先进经验做法被中央和省市主流媒体报道刊登260多篇。3.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继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清廉村居建设,“以药喻廉”廉政文化品牌获省纪委网站刊登点赞。4.人大工作再创品牌。人大“代表有约”做法在全省基层人大工作会议上典型交流,全市唯一、全县推广。群团活力有效激发,天都社区团支部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市唯一。武装、统战、妇联、工会等工作扎实推进。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经济方面:招引布局一批重大优质项目,吸引打造大项目、大产业、大平台、大园区,加大资金、土地、政策、人才等要素保障,早谋划、早落地、早见效。转型提升一批传统产业项目,支持龙头企业通过产业整合、上市挂牌等方式做强做大,培优锻强生物医药、汽车用品等4条优势产业链条,打造更多具有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培育打造一批“专精特新”项目,加快发展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实施全链条培育计划,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项目和高层次人才项目,推动产业向集群化、数字化、品牌化、高端化升级。治理淘汰一批低效产能项目,加快传统制造业全域治理,加快老旧、低效工业区块有机更新,强化工业用地二次开发机制,提升亩均产出效益。
(二)项目方面:坚持高标准谋划项目,着眼补短板、强基础,增功能、强后劲,科学研判产业政策形势、未来市场走势、行业发展趋势,把好准入关、建好项目库、提高成熟度,确保项目源源不断、后劲十足。坚持高水平推进项目,实施项目“清单制+责任制”管理,突出抓好重大项目,确保早开工、早建设、早投用、早见效。坚持高效率服务项目,加强融资、土地、用工等要素保障,优化项目施工环境,确保项目有力有序推进。
(三)城市建设方面:以一流标准提升首位度,打造一批城市地标,展示城市主中心标志形象。以未来理念提升品位度,因地制宜植入“三化九场景”,全面高水平创建未来社区。以综合整治提升宜居度,不断完善公共设施,以功能科学、生活宜居、空间集约为基本原则,统筹开展路网、管网、水网及城市基础功能设计,加速老旧小区改造扩面提质,逐步拉开城市框架。打造优美宜居环境,以绣花功夫提升精细度,常态推进街面净化、环境绿化、立面美化、垃圾分类,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样板。
(四)乡村发展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村美、业兴、民富,迭代发展美丽经济。深化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迭代升级“共富工坊”,推广“红色村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打造一批示范性乡村旅游特色村。
(五)平安方面:完善“141”基层智治系统建设,强化基层治理四平台事件流转、交办管理和协同处置,提升风险的动态管控水平,形成枫桥式的社会治理先进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探索建立矛盾纠纷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对社会矛盾风险动态管控的水平。坚持营造平安氛围,深入推进“八五普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制,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
(六)党建方面:强化思想政治建设,抓实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以强化理论武装为抓手,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村社党员教育管理,大力培育领航“头雁”,持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推进“8090雏燕”培育,采取“跟、学、试”方式,一对一模拟上岗,让后备干部参与村级中心工作,在实践锻炼中脱颖而出,积极储备人才。进一步深化清廉村居,强化小微权力监管,有序提升各村(社区)清廉文化元素打造工作。落实“四责协同”“五张责任清单”机制,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住“关键少数”,管好“绝大多数”,全力做好巡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