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在乡村,尤其是在山区26县乡村。近年来,天台县着眼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系统性变革重塑上下功夫,立足“地域相邻、产业相近、要素相聚”原则,着力打造符合基层实际、贴合乡村特点、融合各方力量的“片区共富体”,推动乡村共富发展由“串点成线”向“强片拓面”跃升。
一、聚焦优势建片区,让每个片区都能“自转”。一是开展“四式”联建。以示范村为龙头,以产业为核心,统筹片区力量,构建“强村带动”式、“村园融合”式、“产业联动”式、“景区辐射”式“四式片区”,推动乡村片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域共富。二是健全“自转”体系。建立“一月一会商、一季一主题”工作机制,定期研究片区规划、项目谋划、活动策划等事项,落实党员联训、活动联办、阵地联创等工作,实现高效高质运转。三是开辟“比拼”赛道。搭建互比互学平台,开展“争项目、争资金、争试点、争荣誉、争现场会”的“五争”行动,定期举办擂台赛、现场观摩会等活动,推动片内各村争先进位。
二、统筹资源强产业,让每个村庄都有“特色”。一是集约集成要素保障。对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资金补助、土地指标等乡村发展要素,结合各片区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产业基础等,由片区统筹调度,帮助各村跳出“没资源难发展、不发展没资源”的制约。二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深入挖掘片区内单位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发挥龙头村引领辐射作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打响特色产业品牌,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三是扬长补短错位发展。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学定位片区各村产业功能,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错位发展、互促共进。
三、释放红利惠民生,让每个村民都有“受益”。一是智慧赋能优服务。建设推广数字乡村云平台,动态提示治安防盗、垃圾分类、突发事件等网格实况,通过党员划区、村民划片,打造15分钟服务圈,以数字赋能让片区内村民享受更加便捷的就业、养老、公共文化等全方位服务。二是“和合”治理顺人心。统筹片区党员、人才、群众等力量,建立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室,推行群众每日说事、干部每周问事、集中每旬议事、合力每月办事、民主每季评事“五事工作法”,织牢治理“平安网”。三是整体规划美环境。坚持“片区大花园”理念,结合片区村庄风貌、建筑风格等编制设计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庭院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等全域环境革命,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