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3002683685C/2024-98454 | ||
---|---|---|---|
发布机构: | 县人社局 | 发文日期: | 2024-03-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2023年,县人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聚焦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全力稳就业、保民生、聚人才、促和谐,推动我县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二季度、三季度我县七优享工程“劳有所得”领域评价均获得全省第2。荣获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考核优秀、全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成绩突出单位,入选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研基地、全市唯一。创新开展技能型社会建设,入选全省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全省人社领域共同富裕典型案例,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暨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作展示交流,获张雁云副省长调研肯定、市委书记李跃旗批示、全市“三拼三促创一流”最优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优秀奖。“技能共富贷”获省政府发文推广、《浙江政务信息》录用,获评全省人社领域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第二批“最佳项目”。
2023年,我局共收到政协提案22件,其中主办件10件,会办件9件,转信件3件。按照办理要求,对19件提案均作出了书面答复。10件主办提案均获得办理结果反馈或办理态度反馈满意评价,其中9件自查为A类的提案获得了委员认可,1件B类提案,目前正草拟解决方案,后续将召集相关部门进一步会商。
一、2023年工作情况
(一)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大力促进就业创业。聚焦政策支持、创业带动、平台建设,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出台《天台县促进就业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为村社配备就业服务专员395名,开展“助企稳岗、乐业天台”、稳企拓岗增就业专项行动,促进“送岗到人、送人到岗”精准化就业。二是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推行“1+3+N(n)”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形式,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等支持,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峇溪村乡村合作创业典型案例在全省返乡入乡合作创业大赛上演示。三是完善服务平台。建立零工市场2家,创新推出“社区零工”项目,促进“家门口”就业,相关做法在《浙江日报》报道。今年以来,组织驻点招工招聘会11场、公益性招聘会47场、送岗下乡活动3场,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我县企业减负3960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59万元、就业创业补贴1082万元,城镇新增就业4223人。
(二)开展深层次全方位宣传服务,推进社保扩面提质。通过深入参保扩面、稳步调整待遇、加强工伤预防,切实增强群众社会保障幸福感、安全感。一是优化宣传服务。采用“线上+线下”“立体式+网格化”等宣传服务形式,组织开展“社保走基层、政策零距离”“参保有礼”“社保服务进万家—全民参保 共享美好”惠民暖民、云宣讲活动,推动社保政策知晓率、法定人员参保率稳步提升。二是稳步调整待遇。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发放调待资金639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280元提高至310元。三是推进工伤预防。落实“工伤全链条一件事”改革,依法推进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构建工伤预防常态化机制。今年以来,开展进村社、进集市、进商店宣传服务40余场,拍摄云宣讲视频6期,新签发电子社保卡6.5万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人数同比增长1.2%,待遇实现“19连涨”。工伤发生率仅0.44%,排名全市第1。
(三)优化“近悦远来”生态环境,吸引人才集聚天台。围绕天台特色产业,优化评审认定、快速认定、以赛引才模式,以及平台建设和人才服务,推动人才集聚发展。一是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深入实施“500精英”工程,举办第六届高端装备创新创业大赛,畅通快速认定、评审认定渠道。新出台创业人才项目日常管理制度、人才科创平台管理办法,推进“天合智谷”及“一镇一平台”建设,增强对人才项目以及科技、资本等要素的集聚能力。二是加大高校毕业生招引。运用“政校座谈+校企洽谈+点对点招聘”引才模式,连续赴重庆、河南、山东、山西等10地开展百校引才活动,邀请56所高校走访天台县,举办校园招聘会40场,接待1万余人次。创新开展“人才夜市”活动,结合“六进”宣传服务活动,滚动宣传人才新政3.0,实行补贴申请线上线下常态化受办。三是加强人事规范化管理。运用智慧面试3.0等系统,构建人事考试立体智慧管控闭环,周密组织公务员、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二级建造师、教师卫生系统、其他事业单位等考试工作,我局工作人员齐剑辉在全市人事考试业务技能比武中获得一等奖。协助天台技师学院(筹)申请取得中级职称自主评聘权限,指导县人民医院、教育、住建开展自主评聘以及万胜智能、永贵电器开展工程领域社会化评价。今年以来,新引进“500精英”创新人才2人、创业人才27人,落地创业项目8个,兑现人才政策资金1264万元,培育规上人才企业2家。新建省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博士后进站6名。
(四)创新建设新时代和合工匠城,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开展技能型社会建设,实施“12556”基本单元建设工程,落地了“技能共富贷”和“技能体验中心”2个市级试点项目,营造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氛围。一是深挖提技潜力。建立和合工匠技能体验中心,邀请国家、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劳模工匠等高技能人才担任技能体验教师,围绕需求开展技能教学、体验、展销等系列活动,提升群众技能提升意识。二是打造示范平台。围绕建设1个技能小镇、2个技能型社区、5个技能型乡村、5所技能型校园、6大技能创富型产业,打造技能提升增收示范点。如,在坦头镇打造“时尚车品 技能小镇”,累计培育星级台州技工331名,平均月薪超9000元。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全省率先推出“技能共富贷”,搭建线上线下绿色快批通道,三级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即可享受免担保贷款额度20万元,经营性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贷款利率低至3.3%。贷款申请最快当天即可办结,第二天资金即可到账。今年以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6705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423人,发放“技能共富贷”金额超9亿元。
(五)深化劳动纠纷源头治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坚持预防和调处并举,深入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劳动纠纷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一是完善防治体系。全省率先建立班组长信息共享制度,开展“安薪共护亚运”“红心为民、匠心护薪”走基层、进工地(企业)专项活动,加强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欠薪隐患排查整治,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二是及时化解纠纷。有效发挥基层调解组织和线上平台作用,最大限度地争取以柔性方式处理争议,持续优化仲裁庭审、调解、裁决、送达、结案归档等办案流程,提高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效能。三是推进“和谐同行”。积极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和技术工人薪酬分配指引,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加强劳务派遣行业监管,推动劳动关系源头治理。今年以来,完成企业用工体检200家、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200名、企业薪酬调查57家,签订电子劳动合同3.64万份,覆盖率全市第2。欠薪线索动态化解率为94.948%;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达93.16%,高于全省平均数10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1。
三、2024年工作思路
县人社局将聚焦“四新六重”要求、推动大跨越要求,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为主题主线,统筹推进就业促进、社会保障、人才引育、技能型社会建设、劳动关系、深化改革等工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切实服务经济发展,为现代化和合之城建设贡献人社力量。
(一)以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牵引,建设高质量就业创业县。一是政策协同扩容量。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开展稳企拓岗增就业行动,以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为根本,加强就业政策与产业、金融等政策协同,在推动“六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中扩大就业容量。二是重点帮扶兜底线。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强化重点群体帮扶,推进“1+3+N(n)”返乡入乡合作创业,深化与中西部地区的劳务合作,稳定外来务工人员在天台就业规模。三是就近服务提质量。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建立“身边的人社驿站”,通过建设一批就业服务站点、见习基地,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就近就地为城乡劳动力和用人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持续完善“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二)以构建共富型大社保体系为导向,深化“温馨社保”品牌。一是推进参保扩面。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失业和工伤保险省级统筹,以及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深度挖掘参保扩面,精准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的调待政策,引导参保人多缴费、长缴费,强化重点群体保障,积极推进企业年金持续健康发展,健全多层次、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二是保障基金安全。夯实社保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强化人防、制防、技防、群防“四防”协同机制,切实维护社保基金安全。稳步推进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项目化开展工伤预防,提升全社会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实现工伤发生率下降20%以上。三是提供温馨服务。坚持守正创新优服务,健全“帮办代办”“好差评”等服务工作机制,大力推行“一网通办”,切实把业务办到群众心坎上,打造更加均等、智能、便民、温馨的社保公共服务体系。
(三)以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为重点,打造聚才新高地。一是凝聚合力招引人才。聚焦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500精英”和青年英才聚天台计划,开展“企业产品进校园、高管进课堂、学生进企业”“百校引才”活动,建立人力资源产业园和协会,借助大学生联盟、乡贤等组织力量,举办校园招聘会、高校天台行等人才引育活动30场以上,加快集聚更多能攻克“卡脖子”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着力打造战略人才力量。二是完善平台培育人才。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机制,鼓励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民营企业开展职称自主评聘,深入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三是精心服务留用人才。进一步拓展人才版块政务服务增值化服务事项,聚焦人才安创、安居、安学、安行、安医开展“精准服务、精细管理”。完善包干联企扶持机制,助力人才企业落地成长,推动人才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公平公正公开组织人事考试和人员交流,优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
(四)以建立技能培育、创富、生态体系为支撑,争创技能型社会样板县。一是构建技能培育体系。聚焦先进制造业技能强基、数字高技能人才倍增、新时代“乡村工匠”培育和“一老一小”技能支撑,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注重数字技术、茶叶加工等工种的技能人才培养,健全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全方位、全链条培育体系,多层次精准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二是构建技能创富体系。树立技能价值激励导向,开展技术工人“以技提薪”行动,构建对技能创富型企业的外部赋能激励机制,大力推行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和中长期激励机制,深化“技能共富贷”运用,打造“增技增收”先行区。三是构建技能生态体系。建立健全“县乡联动、部门协同、三产并进”工作机制,全面开展技能型社会“12556”基本单元建设,依托福溪零工市场、红石梁非遗技艺馆等,广泛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建立“技能+就业”“技能+产业”基本单元,强化技能人才服务保障,造浓技能创富氛围,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走深走实。
(五)以推进基层人社治理现代化改革为动力,建设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一是强化治理队伍。按照“谋划系统化、管理法制化、业务标准化、应用智能化、队伍职业化、资源社会化”,争取政法、机构编制、财政、民政等部门支持,完善劳动保障督导员、劳动保障管理员、劳动关系协调员“三支队伍”,基本建成“县乡一体、职业认同”的基层人社治理共同体。二是强化源头治理。推进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行动,推行和谐劳动关系创建“链长制”和在建项目工地联建制度,打造银轮供应链的创建示范集群。运行“班组长”信息共享机制,发挥劳资专管员工作优势,争取全省劳资员技能比武大赛在我县举办,打造安薪工程“天台样本”。引入“和合调解”文化,建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队伍,打造“天台劳动仲裁调解”品牌。三是强化协同治理。联合工会、市监等部门,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中心,提供社会保险、就业创业、纠纷调解、技能提升等一站式公共服务。实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专项整治暨根治欠薪行动,打好“实地核查、约谈整改、示范引领、处罚惩戒”组合拳,指导企业合法规范用工,依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推动实现“劳有所得”。
(六)以实施“党建引领、和合人社”为载体,创建清廉机关模范机关。一是领导班子“和合”。深化“双建争先”工作,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等制度,坚持领导班子“每周碰头会”制度,落实局党委抓党建、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加强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推行“一支部一特色”,争创市级以上机关党建示范点、先锋支部和廉洁文化进机关示范点。二是干部队伍“和合”。坚持严管厚爱,建立“每月科室长工作例会”“每季干部匠心讲坛”、青年学习小组等制度,开展晾晒比拼,推动干部提升能力水平、争创一流业绩。推行谈心谈话、干部家访等制度,关心关爱机关干部,加强机关“家文化”建设。三是干群关系“和合”。狠抓行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尽心耐心暖心“三心”服务行动,组织引导党员干部争做“惠民先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