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30026830368/2023-96322 | ||
---|---|---|---|
发布机构: | 县发改局 | 发文日期: | 2023-06-1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谋划三条主线。紧扣“抓全局重方向,抓谋划重前期”工作要求,理清“三条主线”,善思善谋善成推进全县发展大局谋划。
(一)以高位规划为抓手,谋全局发展。
1、高质量编制各类规划。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调整完善十四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为天台加快建设现代化和合之城,争当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标杆县牵好头、谋好局。高质量完成全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编制,推动县域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成天台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实施方案编制,全面提升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
2、完善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四大机制”。完善责任落实机制,根据《天台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的目标任务,滚动编制实施年度工作任务清单,加强跟踪推进,强化督查激励,确保“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完善监测分析机制,会同统计局完善山区26县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开展定期监测分析,提高分析研判能力,确保26县考核优秀;完善政策迭代机制,加强对“一县一策”发展举措推进落实的跟踪评估,针对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迭代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政策落实的精准性、实效性;完善争先创优机制,优化26县发展绩效考核办法,强化考核激励,及时总结推广一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佳实践,形成争先创优良好态势。
(二)以五大提升为抓手,谋重点工作。
1、提升县域冷链物流体系。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农超对接”、“网市对接”冷链供应体系,加快推动冷链物流园区建设,构建“仓储+城市配送”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开展“冷链下乡”,建设一批标准化冷链储配点,健全城乡冷链物流网络。推进物流模式创新,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生产基地+电商+冷链快递+智能菜柜”等新型业态模式,推动供货、运输、配送终端无缝衔接。同时,应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交通、仓储和运输资源,发展“互联网+车货匹配”、“互联网+多式联运”,培育“冷库资源平台+运力池”模式的本土冷链平台公司、运营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新型综合冷链业态。
2、提升临港产业建设深度。谋深谋实临港产业项目,建立健全指标体系,以成为全市山区县发展临港产业的标杆为目标,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深度融入全市临港产业生态圈。
3、提升公共服务质量。聚焦“一老一小”,关注托育、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8大领域,开展优先发展教育、提质扩容优质医疗资源、健全社会救助、推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提升文化活力等专项行动。拓展公共文化场馆服务功能,完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加快公共服务投资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公共服务投资年度增速达到 10%以上。
4、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强化大花园示范县引领建设,持续深化耀眼明珠培育工作。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完成2021、2022年度GEP核算,加强对接职能部门与农业银行,探索GEP核算成果在项目低息贷款上的应用。深耕“两山合作社”平台建设,继续推进自然资源登记,完善储备库清单,加强打造示范引领“项目库”,挖掘一批农业全产业链、“飞地”抱团等示范性项目。做好第三批省低碳试点县争创准备,抓好各类试点储备和培育创建,积极申报省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
5、提升产业创新平台试点建设。推进银轮省级双创基地、圣达院士工作站建设;加快开发区提质扩容,推进苍山、中德两大万亩级平台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入驻,打造产业基地和研发总部;加强产业平台试点梯度培育,积极指导企业申报省市级两业融合试点、“双创”基地、工程研究中心等,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以显著成果为抓手,谋亮点工作。
1、抓数字应用新成果。持续迭代体系架构,努力创造更多具有天台辨识度,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重大应用,以数字化改革助力现代化和合之城建设。提升“劳动课堂”、“体育委员e站”“家门口创就业”“云上医共体”等重点应用,成熟应用争取打造省级重大标志性成果,争取数字社会系统最佳应用1个以上,数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等各类试点应用5个,数社省级应用贯通率达100%。深入推进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红十字就医帮扶一件事等应用,谋划“县、镇、村”一体化应用场景、智慧档案建设等一批新的应用。
2、抓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按照“深化巩固一批、整合提升一批、谋划推进一批”的总体思路,围绕“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民生品牌、健康浙江、高质量教育体系、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强村富民新模式、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大社保体系、富型财税政策体系、全域推进文明浙江建设等10大领域,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
3、打造诗路标志性工程。聚力实施诗路文化名山、人文水脉、森林古道、名城名镇等八大类“亮珠”工程,全力加快一街(赭溪唐风宋韵历史文化街区)、一廊(始丰溪百里和合唐诗廊)、一馆(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博览馆)、一心(天台山国际道文化中心)、三苑(贞一苑、证道苑、葛仙苑)建设,凝练彰显“诗心自在”的文化内涵,将诗路文化带打造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县建设的标志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