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3002683685C/2023-98466 | ||
---|---|---|---|
发布机构: | 县人社局 | 发文日期: | 2023-06-1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县人社局将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为主线,全面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新时代就业、人才人事、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人社工作新任务新要求,特别是围绕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与人社部门息息相关的几项重点任务,以“党建+惠民人社”为引领,打造“乐业天台”、“温暖社保”两大品牌,实施“技能天台”、“才聚天台”、“安薪无忧”三大行动,拓展延伸数字化改革成果,推动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在人社领域高效转化,为天台裂变跨越发展、共同富裕标杆县建设、阔步迈进现代化和合之城美好时代作出更大人社贡献。
一、以“党建+惠民人社”为引领,增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县委巡察整改要求,深化实施“政治领航、组织强基、服务强质”三大工程,深入开展“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技能练兵比武、标准化服务规范、服务典型表彰等活动,建立高素质公共服务队伍。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推广使用县乡村数改一体化平台,打造均等化“15分钟公共服务圈”,务实解决群众就业、人才引育等疑难问题,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政务服务,将人社领域的各项民生福祉落优落实,促进民生优享共富。
二、打造“乐业天台”品牌,促进就业提质岗位扩容。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促进企业用工不愁、劳动者乐业天台,确保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完善求职招聘精准匹配平台,实现“送岗到人、送人到岗”精准化就业。支持市场主体创新用工模式,搭好“共富车间”,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发展。实施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创业支持计划,推广“浙里就业创业”、“台创汇”创业综合服务应用,大力推行“ 1+3+N(n)”返乡入乡合作创业组织模式,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鼓励引导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返乡入乡创业,以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用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应用,持续开展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精准帮扶,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细化服务,确保新认定有就业意愿的困难人员3个月内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三、打造“温暖社保”品牌,托牢民生养老安康之底。按照共富型大社保体系、“温暖天台”建设要求,运用好数字化改革成效,打造更加均等、智能、便民、温馨的社保公共服务体系。稳妥推进社会保险精准扩面,健全重点群体参保机制,落实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支持政策,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加快实现社会保险应保尽保。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创建科学、规范、系统的工伤预防常态化工作机制,切实做好工伤预防工作,降低工伤发生率。完善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强化基金收支管理、精算平衡,确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和制度平稳运行,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优质的全生命周期社会保障服务。
四、实施“技能天台”行动,壮大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积极开展技能型社会建设,完善技能型社会政策体系,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推动建立技能强企机制和城乡技能均衡发展机制,加快形成“共同富裕靠技能”社会共识。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次以上,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提升3%以上。大力推动天台技师学院建设,充分发挥第三方社会资源作用,形成多元评价认定模式,推进滤布、橡胶等行业技能自主评价,以及特色小吃、家政等专项能力培训,广泛开展技能比武,以评促学、以赛促训,营造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浓厚氛围。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五、实施“才聚天台”行动,提升人才引育留用质效。将“500精英计划”、大学生招引、现有政策资金兑现服务等人才服务全要素汇集,加强“天合智谷”创业创新园平台建设,做优人才“引育留用”生态链,努力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深入实施“500精英计划”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完善以创新能力、实绩、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深化以赛引才、人才评审、直接认定等市场化引才,强化跟踪扶持、政策兑付,保障人才项目落地成长。运用“政校座谈+校企洽谈+点对点招聘”引才模式,积极与高校对接合作,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校园招聘活动。推广使用“人才码”“引才云”,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人力资源机构作用,持续开展“六进”宣传活动,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引育。组织企业与重点高校进行博士招引座谈对接和交流洽谈,畅通博士和博士后招引渠道。落实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工作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六、实施“安薪无忧”行动,构建“和合”劳动关系局面。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构建天台特色“和合”劳动关系。持续推进“和谐同行”行动计划,积极开展企业用工体检,大力培育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全面推广电子劳动合同,从源头上夯实劳动关系和谐基础。依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线”应用,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着力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依托“安薪在线”数字化治理平台,健全完善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和工资专户管理制度,让劳动者“安薪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