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1023MB0T74698J/2023-102970
发布机构: 县行政审批局 发文日期: 2023-06-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县行政审批局2023年工作计划
时间:2023-06-12 17:00 来源:县行政审批局 浏览次数:

2023年,县行政审批局将进一步发挥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优势,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在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中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在升级办事体验、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全覆盖重点着力,不断加快便民利企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更多实质性、突破性、系统性成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审批局力量

一、聚焦“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

一是深化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围绕个人从出生到身后全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同一阶段内需多个部门办理的多个单一政务服务事项,整合为群众视角的“一件事”,推行集成化办理服务。做好“一件事”办理迭代升级和挖掘创新。修订改进城区个人建房等特色“一件事”,真正发挥跑改办、审批局在办理行政审批业务中的集成协调作用,切实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减少跑动次数。

二是加强“一件事”改革制度集成。制定“一件事”统筹管理办法,规范线上线下受理模式,实现“一件事”县乡两级“就近能办”,切实提升群众办事便捷度,减少跑动次数加大“一件事”改革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大厅、门户网站以及和合号等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提高“一件事一次办”等创新举措的社会认同感,推动“一件事”成为群众办事首选提升服务品牌影响力。

三是创建“兜底服务”窗口。设立“兜底办”专窗,专门受理需要政府帮助协调解决、但因历史遗留问题而导致的“疑难杂症”。专窗设三类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引办帮办代办服务兜底;对单一窗口办理不了的,由专窗负责协调办理;群众遇到急需办理事项的,联系代办员全程快速代办。

二、聚焦经济稳进提质,开展企业全生命周期“全链式”服务。

一是深化涉企集成服务。围绕企业从开办到注销全生命周期的重要阶段,梳理集成同一阶段内需要到政府部门、公用企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办理的多个单一政务服务事项,为企业提供开办、工程建设、注销等集成化办理服务,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办事成本。探索出台“照章联办”注销机制和简易注销自动预检机制,实行企业“一网注销”。

二是项目前期审批靠前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走在审批前的理念,深入完善项目前期工作定期调度分析制度、“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通过建立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台账、制定服务联系卡、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主动提出审批意见建议,避免企业事项报批走弯路、走错路,通过靠前服务贯彻审批就是服务”的理念,为经济稳进提质保驾护航继续打造“拿地即开工”示范项目案例,紧盯企业项目供地情况,在项目获县准入后立即启动进入“拿地即开工”服务流程,通过并联审批、审批事项“多合一”、容缺办理、模拟审查和承诺制审批等手段,实现审批服务集成办理,拿地即可发证和开工建设开展排污许可与温室气体管控衔接试点工作,健全减污降碳协同管控机制,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

三是推进企业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升级5金恒德、洪三园区、山海协作园区、莪园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并以市级“示范型”标准打造天台县经济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建成涉企服务高速通道

四是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迭代升级。联系对接银行,继续完善推出“工程贷”模式,为投标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服务。

五是推进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探索推进与其他天台人口相对密集地区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异地通办”工作,进一步整合异地政务服务资源,拓展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合作,深化对点通办机制,提升通办效率,实现外来、外出人员5000人以上县级地区跨省通办。推进长三角高频服务事项“一码通办”,为“数字长三角”建设提供支撑。

三、聚焦共同富裕,推动政务服务全覆盖。

一是深化“就近能办”改革。巩固全县4个五星级、6个四星级、5个三星级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创建成果,每年动态调整星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打造下宅村、幸福花苑社区便民服务站市级示范站,创建片区化示范便民服务站。争取“基层服务站”项目纳入2023年台州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清点,实现人口集中的村(社区)服务站迭代升级,助力后进村(社区)共同富裕。

二是推进基层信息化建设。优化网点空间布局,不断加大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电子化软硬件设备投入推动集成式自助终端向村(社区)、园区、商场、楼宇和银行、邮政、电信网点等场所延伸,形成“24小时”自助服务区

三是深化基层业务指导。探索提供远程视频业务支撑,开展高水平业务导师帮带制度,培养乡村政务服务生力军。充分利用5G技术,积极探索运程踏勘、远程审批等方式,推进审批便利化。实施政务服务应用适老化改造,积极探索事项办理“关怀模式”“长辈模式”。

是完善帮办代办工作机制。继续创新完善类似“四色跑团”的多样化帮办代办服务机制,为更多老年人、残障人士、偏远地区群众提供多样化、“一对一”、创新性的代办帮办服务。利用乡村“集市日”,开展“政务下乡”活动,搭建简易便民“赶集提供咨询和代办服务

四、聚焦平台升级,加快数字化改造成果应用

一是抓好新中心智能化建设。根据市民中心建设进度,及时跟进新中心智慧政务大厅建设,加强数字化手段与政务服务的高效融合,提升新办事大厅智能化和现代化水平,进一步优化群众办事体验感。

是探索政务数据“智慧化治理”。依托政务大厅实时数据LED可视化系统,迭代建设政务服务驾驶舱,汇聚大厅、网点管理数据和业务办理数据,对大厅办件量、办件评价、等候时长、办理时长等进行精准分析、科学研判,引导群众“错峰办理”。

三是构建“1+N”综合咨询体系,在政务服务网设置“政务咨询服务”线上入口,建立群众企业标准化咨询解答信息库,打造集语音、文字、图片等咨询接收反馈的“智能回复+人工回复”咨询平台。

四是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推进基层政务服务延伸扩面,实现政务服务2.0平台向乡镇(街道)、村(社)延伸全覆盖积极引导群众使用2.0平台进行办件,切实提高“一网通办”率。探索整合公安、税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自助服务功能,推动更多事项全程自助办理,拓展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接入范围,实现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政务服务就近集成

五、聚焦人员队伍建设,全力提升窗口人员综合素质。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学习。定期开展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文明礼仪培训,提升干部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开展主题式、培训式、分享式、帮带式和调研式“五式学习”,实行多岗位、递进式培养锻炼,快速、准确、高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素质能力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整合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实行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线上学习。

建立县乡人员双向轮岗机制开展上挂下派动态交流,推动窗口经办业务跨区联动,促进互比互学全面提升办事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构建政务服务全周期职业化工作体系围绕全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管理、培育评价运用综合受理员一体化职业化建设系统,实现在线培训、在线考试、实时互动、实时评价确定五个综合受理服务等次,依据成绩实行“差异化”定薪、“阶梯式”晋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