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3092790977R/2023-102338 | ||
---|---|---|---|
发布机构: |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文日期: | 2023-06-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今年以来,县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局中心工作,立足县情企情,主动谋划,倾力作为,在保安全、助发展、强监管、惠民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共同富裕,坚持推进改革创新
一是夯实质量标准基础。浙江圣达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获市政府质量奖。“品字标浙江农产”品牌企业实现零突破,浙江红石梁集团天台山乌药有限公司成为天台首家“品字标浙江农产”品牌企业。新增参与起草国家标准2个,实现天台服务业参与国家标准零的突破。银轮公司参与制定和为主制定的国家标准分别荣获国家标准创新奖二等奖(我县首次)和浙江省标准创新优秀贡献奖。永贵电器为主制定的国家标准荣获台州市政府标准创新贡献奖正奖。“国家“中黄1号”茶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家·天台”全域旅游标准化试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省级标准战略重大试点等3个项目顺利通过考核验收。《民营企业标准化人才建设及评价标准化试点》入选省级标准化项目重大战略试点。获批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质量监管与发展项目建设试点单位。
二是强化知识产权工作。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一种U型EGR冷却器”获国家专利优秀奖,银轮机械、永贵电器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实现了零突破。奥瑞特药业专利预警项目获得省级立项,为我县首个。银轮智能专利导航获得市级立项。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地理标志三产融合工作列入《市场监管赋能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相关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
三是持续推进数改提质。推进“药安心”系统应用,完成“药安心”项目的等保备案和上架微信浙里办小程序。推进“标准化一站式服务平台(标准e站)”项目建设,完成IRS系统注册。开展全省数字化应用“一地创新,全省推广”工作,已对接绍兴市“校园食安智治”,嵊州市“校食安”,杭州市“安心充电”等系统,开展复制共享,目前,已完成嵊州市“校食安”系统IRS上的共享申请。按照全省重大应用贯通要求加快应用承接,推动“浙里市场”、“浙食安”、“浙江公平在线”等10余项重大应用的浙里办、浙政钉两端贯通工作,平均访问率达80%以上。
四是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继续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全县共新增小微企业2796家,新增八大产业小微企业501家。大力推进个体工商户纾困,牵头制定《天台县个体工商户纾困帮扶政策27条》,会同相关部门,落实减租政策,共减免个体工商户租金346户,减免金额1025.76万元。同时,争取政策外房租减免,祥生世纪广场、梨园商城、金恒德共减免租金300余万元。水务集团清退表计费10.87万元,华润燃气清退表计费15.24万元。实施“一键首贷”模式拓展个体工商户首贷行动,全县小微主体信用贷款9365户,贷款余额17.8亿元。加大放心消费单位“放心贷”发放力度,已对151家放心消费单位贷款授信4.75亿元,目前尚有贷款余额4.62亿元。推进“全流程网办”,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优化受理流程,落实准入准营“一件事”。
五是助力特色产业提升。全面推进“食药物质”管理试点。浙江济公缘药业有限公司成为浙江省首批、台州市首家获得《食药物质试点同意告知书》,并取得相关生产许可的企业。浙江红石梁集团天台山乌药有限公司以全省最高得分成为天台第二家通过食药物质试点现场验收的企业。截至目前,天台在全省山区26县共11家试点物质企业中独占两家,争取数全市第一、全省第二。配合台州市局向国家局争取保健食品原料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基本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全县3个项目进入省药监局“中药助共富”第一批支持项目,全市唯一、全省最多。
(二)聚焦市场环境,全面加强监管执法
一是加强疫情防控。4.28疫情期间,开通“药品保供热线”,为群众解决“断药、缺药”困难,被浙江卫视、《台州日报》、台州新闻等媒体多次报道。成立电梯应急救援队,顺利完成5次应急任务,相关信息被台州日报报道。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先锋队”,紧急驰援乡镇街道300多人次,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持续抓好冷链物防。依托“浙冷链”和“浙食链”智控系统,动态监管进口冷链和进口水果经营单位,共激活冷链食品经营主体154家,活跃首站0家,赋码率和扫码率均为100%。进口水果经营单位70家,进口冷库59个,均列入重点监管对象。督促餐饮单位落实进口冷链物防管理,落实“三证一码”、“三专”管理加强隔离点供餐单位的监督检查。全面落实零售药店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和“网格”监管责任,组织开展巡查1000余家次,对存在问题的26家次药店予以停业整改、行政约谈、信用记分。抓好专业市场防疫,天台3家专业市场,从业人员542人全部按要求做好人员、商品和环境核酸检测并录入相关数据。
二是强化日常监管。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全面应用执法监管平台,截至目前,双随机抽查事项覆盖率94.08%,任务完成率90.67%,到期任务按时完成率100%,应用信用规则率98.98%,实施部门联合随机抽查103项,部门联合监管率30.02%,检查结果按时公示率100%。实施年报信息公示精细化管理,全县企业年报率96.12%,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86.91%,个体工商户年报率94.32%。
三是狠抓执法办案。先后开展“亮剑2022-春雷、巨浪、铁拳、冰锋”专项执法行动、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暨打假治劣“药剑”行动、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529起,大案87起,罚没款203万元,移送13起。开展网络直播营销专项治理,检查网络直播主体368家次,排查直播案件线索45条,立案37起,罚款2.085万元。申报省级商业秘密示范点2家,获批市级商业秘密示范点2家。加大食品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全年共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61起,其中利用微信网络生产销售添加药品的壮阳保健品、减肥食品系列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5件,会同公安部门联合追踪溯源,刑拘15人。
四是紧盯重点领域。食品安全领域。全面落实“两个责任”,目前,已对全县10101家食品经营单位进行分类,并且百分百建立包保干部1对1包保。做好GM2D在线推广应用,全县大型商超内300余种浙产预包装食品实现“浙食链”扫码支付,完成消费结算1000余批次。全县域推进浙食链码系统应用,目前全县食品流通企业激活上链1676家,实现生猪牛肉、蛙类肉、进口水果等重点品种全覆盖应用。进一步推进网络餐饮整体智治,全县累计建成网络餐饮“阳光厨房”697家,开展线上、线下巡查督查,第一时间维护整改,实现问题整改率100%。食用油生产企业管理、黄精产业发展、白酒小作坊监管等工作得到总局和省局领导充分肯定,天台局作为全省唯二的县局参加全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调研会,基层实操经验及相关建议的分享得到总局领导肯定。深化实施“抽检分离”,共开展监督抽检1523批次,抽检不合格53批次(其中餐饮具不合格17批次)。药械化领域。开展打假治劣“药剑”行动,强化医疗美容行业、中药饮片、特殊药品、疫苗、防疫医疗器械、儿童化妆品等重点产品专项整治,专项整治覆盖面、问题整改复查率均达到了100%。查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违法案件28起,移送涉嫌刑事犯罪案件3起。指导3家药品生产企业启动新厂区搬迁。获省药监局“浙里药店”试点单位和法治建设“最佳案例”。产品质量领域。全面推动备案非标电动自行车提前淘汰置换工作。目前,完成电动自行车“浙品码”赋码2.3万余辆、蓄电池“浙品码”赋码5万余个、“车码”与“池码”合码登记上牌3.8万余辆。发放消费券15.29万余元。开展区域块状产业产品质量风险排查。对全县汽车坐垫生产企业进行调查摸底,排查相关企业150余家。并将50家企业列入今年专项监督抽查任务,目前已抽检32批次。特种设备领域。高质量完成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开展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推进起重机械“双限位”专项整治、市场监管领域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和除险保安“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有效排查清除特种设备安全隐患。组织40场特种设备应急演练。特种设备定检率、注册登记率与隐患整治率持续保持在100%。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群众满意度
一是办好民生实事。开展“现代社区”便民药事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新建三星级“民生药事服务站”2家,新创建百千万示范提升化妆品经营单位15家。天台县八角亭农副产品展示中心和天台县街头镇蔬菜市场均已通过省级“放心农贸市场”验收。新建学校食堂智能“阳光厨房”20家、食品生产“阳光工厂”8家、农村家宴放心厨房20家,改造提升农贸市场(农批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室10 家。深化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在统一投保食品安全责任公益保险的基础上,推出“食责无忧”商业险,提取本年度食责险公益金“以返代补50%”的方式投保无忧险,目前,已投保257家。
二是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放心消费单位“三服务”活动,共服务指导放心消费单位1820家,推广“消费宝”用户4055个,建设基层消费维权服务站18家。做好消费投诉举报工作,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13174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5.07%,职业投诉举报占比80.01%,网购类占比89.68%。投诉按时办结率和举报按时核查率均为100%。建设规范化基层消费维权调解室2个。开展诉调对接工作,共有10起经过消保委调解的纠纷进入司法确认环节。1个产品入选2022年度浙江伴手礼,5个产品入选2022年度台州伴手礼。
三是加强技术支撑。利用“台州市消费教育示范基地”、 “台州市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平台,推进食品安全宣传。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检测技能大赛,获“2022年台州市检验检测技能大比武”一等奖1名、三等奖2名及团体一等奖,2022 年浙江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农产品食品检验员优胜奖1名。完成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能力提升,目前共完成13项强制检定项目建设。获全市卡尺技能大比武团体二等奖。
(四)聚焦固本强基,不断强化党建引领
一是加强党的建设。牵头领办天台县机关党小组标准化建设项目,全市率先设计制作了《党小组会议的组织与实施》沙画教程,党小组工作受到市级领导高度肯定,相关调研论文向全省推广。围绕党的二十大宣讲和清廉市监建设,创新推出了“清廉过节顺口溜”、“温经典 润初心 红色配音秀”、“我想对党说之二十大系列”系列特色活动,共录制初心故事视频12期,录制清廉视频3个,拍摄微电影1部。成立“市监红色共富助力团”,助力三州乡茶农走好“茶色生香”的共同富裕之路,相关工作做法在《台州日报》专题刊发。牵头社会事业组党建联建工作,构建“现场式教学、体验式交流、读书式沙龙、资源式共享”的项目化模式,该项工作持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不断加强“小个专”党建工作,成立台州市首家外卖骑手宣讲队“和合先锋骑手宣讲队”,创新开展“小展板”宣讲模式,开展理论宣讲进车间、进物流园、进驿站活动。
二是落实巡察反馈。切实把好县委巡察“回头看”反馈整改当作一次加强党性锻炼的机会,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逐项梳理归类,认真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找准体制机制上的“症结”,建立问题销号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按时整改到位,做到标本兼治。截至目前,已全面高质量完成巡察整改的相关工作,其经验介绍材料《天台:巡察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在《浙江日报》上专题刊发。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做好年轻干部“红盾青苗”培育工程。围绕青年干部培养“一年合格,二年称职,三年成为标兵”的目标,建立青年干部成长档案,组织实施“成长导师制”,开展“1+1”联系帮带。同时推行青年干部积分制管理,出台《青年干部正向激励管理办法》、《青年干部反向积分管理办法》两项制度,将青年干部积分与职务晋升、年终评优相结合。相关工作经验在在全县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暨选调生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交流发言。
四是加强法治建设。审核行政处罚案件265 起,全部出具审核意见和一案一评评分表,对处罚数额较大、案情较复杂的32起案件组织召开事先讨论会和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行政复议72起(立案前调解11起),完结诉讼2起(去年结转2起),均无败诉。完成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修改征求意见15起,审查行政合同41起,均出具相关征求及审查意见。做好国家局药品普法基地创建的前期申报、沟通和实施方案出台等相关工作,已完成药品法治宣传主题公园选址和初涉设计方案。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县委县政府和省市局决策部署,进一步创新思路,突出重点,攻坚破难,实现市场监管事业裂变跨越,快速发展。
(一)锚定共同富裕目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一是做强质量标准工作。争创浙江省政府质量奖和台州市政府质量奖。完成校园心理健康服务省级标准化试点、企业标准化人才建设与评价省级重大标准化改革两大试点验收。全面推进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省级试点建设。通过标准化人才建设重要政策研究,完成《浙江省标准化人才白皮书》项目。争取省级公共服务绿色认证试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普天物流)以及省级典型案例(质量基础一站式平台服务和产业质量提升)。指导永贵公司3项为主制定国家标准立项,争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零的突破。
二是优化知识产权发展。推动省级导航服务基地落地生效,出具分析报告,为县委县政府高质量发展决策提供依据。扎实推进县级导航服务,形成示范效应,针对企业上市,推进知识产权加速器,形成天台经验。开展县级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项目,深入推进地理标志富农集成改革。挖掘天台特色农副产品并完善品牌培育库,培育天台红曲酒、灵溪垂面等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指导天铁公司通过多途径申请驰名商标保护认定,引导天铁、银轮等企业冲击首届浙江省知识产权奖。
三是促进小微主体发展。打好第三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收官战。做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就重大问题、重点情况联合开展会议研究和实地调研,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落地。实施小微主体信用融资破难行动。联合人民银行探索行业信用贷款模式,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力争小微主体信用贷款超16亿元。持续推进实施“一业一证”制度,配合县行政审批局,探索完善行业综合许可证制度和行业综合监管制度,推动审批监管服务从“以政府部门供给为中心”向“市场主体需求为中心”,争取省政府政策激励。
四是聚焦地方特色产业。汇总铁皮石斛、乌药、黄精三类产业发展相关信息,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配合台州市局向国家局争取保健食品原料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落地天台,并通过现场会争取国家局在天台或者台州市域设立特殊食品工作站,畅通渠道进行机制创新,为天台“三颗仙草”的高质量发展争取政策支持,打造天台辨识度的产业集群,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继续深化铁皮石斛食药物质试点,寓服务于监管,在做好食药物质试点从严监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帮扶作用,助力企业深度推进试点物质工作,帮助试点企业做大做强。
(二)用好监管执法利刃,持续规范市场秩序
一是抓好常态监管。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不折不扣落实涉及我局的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继续抓好冷链物防,全面完成2家专业市场和7家农贸市场无疫市场创建工作。牵头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年抽查事项覆盖率和任务按时完成率100%,掌上执法率100%,检查结果按时公示率100%。开展企业年报精细化管理,实现年报进度、精准度与质量同提升,确保总局规定的重点领域企业100%年报。继续开展市场价格检查,加强涉企收费监管,确保各项“清费减负”政策落实到位。
二是推进智慧监管。“浙江公平在线”、“云哨直播”等下发的监测线索按时处置率达100%。推广应用“市监保”区块链在线取证系统,网络交易违法信息实现100%存证固证。通过浙江省互联网监测中心和云哨系统对天台县汽车用品、校外培训机构、医疗美容行业的广告进行监测。持续开展网络直播广告专项治理,将天台国际袜业城直播基地作为试点,探索创设网络直播广告监管相关制度规则。
三是聚焦重点领域。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推进基层星级食安办扩质提面。扩大GM2D应用成果,完成在产企业逐步实现批次码管理的基础上,优选高附加值产业,如保健食品、食药物质试点产品等企业,实现“一物一码”溯源应用。新建综合体(街区)“阳光餐饮”示范点位1个,以“六全”工作模式,打造“阳光餐饮”精品模板。探索建立餐饮食品安全“积分制”,倒逼餐饮经营单位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基于农贸市场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的提升,实现检测数据与“浙食链”系统全面对接并与日常监管形成闭环,快检室哨点预警效用充分显现。以绿色物流园为龙头,努力做到终端经营户(农贸市场经营户)无纸化率达50%以上。加强药品安全监管,确保全年不发生等级药品安全事件,药品安全满意度测评不低于93分。风险隐患闭环率、重点监管覆盖率、监督抽样完成率、不合格产品处置率等均达到100%。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综合评分力争进入全市前三。省“中药助共富”项目取得实效,完成1家以上企业获批药品生产许可。结合全县中药产业助推发展成果,形成经验交流。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整治,做好食品相关产品赋码工作(浙品码)。围绕重点时段、重点事项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持续推进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
四是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实行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认罚从轻等原则。加大食品药品移送案件、大要案查处。加强对类型案、大要案挖掘,对消费者反映问题较多的美容、家装材料等行业开展重点整治,力争办理一些有影响力的案件,整治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同时,以“沙龙”论谈、典型案例线上学习、执法现场帮带、面对面培训等方式组织各办案人员进行学习提高,优化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增强执法能力。
(三)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及时回应民之所需
一是办好民生实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学校食堂智能“阳光厨房”建设,努力实现智能“阳光厨房”覆盖率100%。推进养老院食堂智能“阳光厨房”建设,新建养老院食堂智能“阳光厨房”12家。做好2家省级放心农贸市场续创相关工作。探索在部分农贸市场内设立“共富摊位”,免费提供给周边特别是山区村民用于销售自产农产品。
二是优化消费环境。围绕消费维权主题,持续推进3•15、放心消费“七进”等活动。加强培训督办,确保投诉按时初查率、按时办结率、举报按时核查率均达到100%。持续推进“放心消费大声说”,加大放心消费单位金融授信及发放“放心贷”产品力度,不断提升放心消费影响力。积极参加省市伴手礼评选活动,提升天台产品知名度。
三是加强技术支撑。开展食品热点问题专项抽检,做好食品安全数字化靶向监测。做好白酒、茶叶、“三棵仙草”等地产食品特色检测,助推产业发展。为当地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通过培养检测人员,“开放实验室”减免费用等,提升行业规范。全面实施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技术能力,推进检定、校准全过程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
(四)全面实施强基工程,打造市监铁军队伍
一是深化市监党建品牌。参照天台县目前较为成熟的“机关支部标准化认证体系”,推进党小组标准化建设,力争成为全市基层党建的先进典型案例。持续推进(社会事业组)党建联建的各项工作,启动“现场式教学、体验式交流、读书式沙龙、资源式共享”四大主项目,确保事业组党建联建工作在全县终处于领先位置。同时,依托现有“初心档案”、“对党说说心里话”等平台,开展“先锋队伍”、“先锋党员”、“先锋干部”为主题的“红盾先锋”系列展播,传播系统正能量。
二是强化清廉市监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清廉天台建设和高水平推进市场监管工作总体部署,纵深推进清廉市场监管建设,按照省局开展“清廉市场监管”建设的总要求,围绕清廉市监局、清廉市监所创建,力争在全市系统内成为首批次创建清廉市监单元的单位。
三是注重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红盾青苗工程”,推行“青年成长卡片”,结合干部导师制、正向积分制和反向赋分制,制定青年干部成长档案,制定出台《天台县市场监管局青年干部管理办法》,将青年干部积分与职务晋升、年终评优相结合。注重干部日常关爱和心理关爱相结合,开设“红盾心理倾听室”,做到“三必访五必谈”,加强心理疏导和心声倾听。同时,加强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不定期召开业务讲坛,举办全员培训,提升队伍专业素养。
四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成国家药监局药品安全普法科普基地建设,力争2023年年底前通过验收。严格落实“首违不罚”、推行“认罚择轻”、开展“柔性执法”等,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加强行政复议应对,天台已成立滥诉联合甄别委员会,我局为委员会成员之一,争取在甄别上下功夫,努力改变复议居高不下的被动局面。同时,把法规抽评、所内互评、疑难案件讨论会、案卷评查、新法培训等形成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案件评查和培训,提高案卷质量和审查人员法制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