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3002683239W/2023-128242 | ||
---|---|---|---|
发布机构: | 县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 | 2023-03-0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13.2022年绩效管理工作情况.pdf
12.专项资金情况.xls
11.2023年天台县“三公”经费预算.doc
10.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xls
9.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xls
8.2023年专项转移支付分地区支出预算.xls
7.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xlsx
6.名词解释.pdf
5.文-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及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案.pdf
5.表-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及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附表.pdf
4.表-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附表.pdf
4.文-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及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pdf
3.文-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及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pdf
3.表-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及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附表.pdf
1.关于天台县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pdf
2.表-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及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附表.pdf
2.文-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及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pdf
目录.pdf关于天台县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3年2月14日在天台县
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天台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县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财政部门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保基本、守底线、促均衡、提质量”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生财、聚财、用财三篇文章,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守牢风险底线,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县财政收支总体平稳运行。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958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101.47%,增长9.03%。加上上级税收返还收入17225万元,预计转移支付收入250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收入8300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3000万元,调入资金226013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942万元,上年结余16424万元,收入合计863562万元。
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3978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99.23%,增长17.04%。加上上解上级支出50627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82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598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3000万元,结转下年21539万元,支出合计863562万元。
预计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37998万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收入76000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29559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103.91%,增长32.55%。加上上级补助收入2903万元,从历年结余资金调入资金53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5000万元,上年结余26078万元,收入合计487279万元。
2022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63332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167116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98.14%,增长49.09%。加上调出资金1810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5500万元,结转下年27447万元,支出合计487279万元。
预计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04907万元,为预算的99.99%,增长8.83%,加上上年结余34919万元,转移收入952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48万元,收入合计141526万元。
2022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95464万元,为调整后预算的98.46%,增长12.89%,转移支出34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21万元,结转下年45400万元,支出合计141526万元。
预计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2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759万元,为预算的105.42%,下降2.44%,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0万元,上年结余498万元,收入合计1267万元。
2022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21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4.74%,调出资金101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3万元,支出合计1267万元。
预计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五)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1.规模和结构。2022年我县债务限额89.48亿元,其中一般债券限额53.92亿元,专项债券限额35.56亿元。2022年我县债务余额额88.18亿元,其中一般债券余额53.87亿元,专项债券余额34.31亿元。
2.使用。2022年新增债券收入15.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8.3亿元,专项债券7.6亿元,主要用于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建设、高铁新区物流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创新中心项目、医共体公共卫生防控中心工程等县重点项目支出。2022年政府再融资债券2.8亿元,其中政府再融资一般债券1.3亿元,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1.5亿元。
3.偿还。2022年安排一般债务还本1.3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55亿元。
(六)“三公”经费执行情况
2022年全县“三公”经费支出1787.39万元,比2021年只减不增。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 0万元,公务接待费用439.70万元,公车运行维护费899.05万元,公车购置费448.64万元。
(七)认真抓好2022年预算执行
1.财政收支管理取得新成绩。将稳收支、稳运行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排除万难,着力稳住收支基本盘。一是千方百计稳收入。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情况,把握好组织收入的力度和节奏,认真落实减税降费,加强培植可持续发展的优质税源、重大税源。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79亿元,增长9.03%,增幅居全市第二,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预期目标。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8.27亿元。其中中央及省市试点类资金3.03亿元,有力地助推全县乡村振兴建设;争取到留抵退税和财力性补助资金5.24亿元,居北三县之首,大大缓解全县收支压力;三是用足用好地方政府债券,及时谋划债券项目,全年争取新增债券15.9亿元,并积极推动债券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四是加大闲置资产盘活力度,全年共盘活各类资金4.05亿元,有效缓解全县财政支出增长压力;五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年压减一般性支出4372万元;严控“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六是认真做好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工作。督促、指导有关单位做好存量债务化解工作。全年完成债务化解15.42亿元,从全市排名较后,上升至第五。
2.财政各项改革实现新突破。一是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着力打造整体智治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持续完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等财政核心业务全部实现线上开展;“浙里报”试点工作顺利推进,4月26日全县135家预算单位成功上线;成功争取到省厅“收支运行智管”应用县级试点工作,有效提升了全县部门收支运行智能化管理水平;成功争取到省厅“浙里捐赠”应用县级试点工作,目前已将天台县慈善总会作为试点单位,明确了“聚爱天台,筑梦未来——困境儿童助学募捐”项目;“资产云2.0”上线应用,在全县范围内实现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迭代升级。二是深化预算管理。出台《天台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全面推动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对平桥镇、三合镇等6个乡镇开展乡镇财政综合绩效评价,累计整改违规问题6大类12小类,清理往来款项2085万元。三是深化政府采购金融服务。开展政府采购支持融资畅通工程,协同相关部门加快推广政采贷、预付款保函、履约保函等政府采购金融服务。
3.富民惠民安民形成新格局。坚持公共财政导向,办好民生实事,全年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保持在三分之二以上。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年教育支出17.86亿元,增长21.19%,支持“双减”政策落地,在全市率先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初评、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省级初评,基础教育生态检测、教育满意度均居全市第一。二是支持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支持“山海合作”工程,兑现省人民医院医联体资金1874万元;安排资金10186万元,用于基本药物、公共卫生、公立医院能力建设等支出;支持中医院搬迁改造;足额保障两癌筛查、结核病防治及重大传染病防控等事关老百姓日常健康的民生事项,连续四年获健康浙江考核优秀。三是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提升至280元/月,积极筹措资金推进养老保险改革,认真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新政策,完善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资金筹集办法,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四是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多渠道筹措就业资金,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士兵等相关群体就业扶持工作,安排就业补助资金1344万元,新增城镇就业7590人。五是加快社会保险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落实5+4有关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政策清单要求,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2580万元,惠及企业4770家。
4.保障重点工作展现新作为。聚焦“国之大者”“县之大计”,集中财力优先保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全力支持工业强县,全年兑现涉企奖励资金22500万元,助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二是加强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全年科技投入11908万元,增长18.29%,支持校地合作、科技创新奖励、“机器换人”技术改造等。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林水支出92375万元,增长9.33%,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重点支持农业农村领域推进共富实践。四是支持文化旅游事业快速发展。人均文化支出不断提高,保障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中华济公文化节经费;支持文化中心、赭溪历史文化街区、历史传统村落保护等建设;落实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重点支持全域旅游发展。五是落实人才新政2.0,做好人才项目资金保障,全年兑现人才奖励资金3776万元。六是用足用好“两山”资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持垃圾焚烧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建设。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复杂形势下推进财政高质量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财政收支平衡难度较大。从收入端看,受供给冲击、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等影响,叠加防疫性增支、政策性增支等因素,财政减收增支矛盾突出;从支出端看,开启新征程后,县委县政府加快建设现代化和合之城,争当全省共同富裕示范区标杆县,财政需要保障的大事很多,支出需求很大。在财政管理过程中,整体智治财政建设总体进度不快,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升。对此,我们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二、2023年预算草案
(一)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根据2023年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当前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和预测,并参考上年度执行情况,按照县十五届二次党代会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及财政工作总体要求,全县2023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上级财政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财政资源统筹,集中财力办大事;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加强财会监督,着力防范债务、社保基金、“三保”等风险,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和合之城”提供强有力的财政保障。
(二)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2023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65316万元,增长7%。计划从政府性基金调入165000万元,从其他资金调入17000万元,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510万元,预计上级税收返还收入17225万元,转移支付收入26655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598万元,上年结余21539万元,收入合计756740万元。
2023年拟安排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9500万元,比调整后执行数增长4.08%。预计上解上级支出50900万元,援助其他地区支出820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500万元,结转下年5020万元,支出合计756740万元。
目前,为保证各单位正常运转,基本支出和部门急需项目已经初步下达各预算单位。
(三)2023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23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51723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60180万元,专项债券130000万元),增长18.09%。预计上级转移支付收入2950万元,调入资金9000万元(用于债券付息),上年结转27447万元,收入合计556627万元。
2023年拟安排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5538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203080万元,专项债券安排的支出130000万元),增长34.96%,调出资金1650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25万元,结转下年35622万元,支出合计556627万元。
(四)202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2023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107812万元,比上年增长2.77%,转移收入624万元,上年结余45231万元,收入合计153667万元。
2023年拟安排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03032万元,比上年增长7.93%,转移支出38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19万元,结转下年49928万元,支出合计153667万元。
(五)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2023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767万元,增长1.05%。加上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33万元,收入合计810万元。拟安排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810万元。
(六)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规模和结构。2023年我县债务限额暂按102.48亿元控制,其中一般债券限额53.92 亿元,专项债券限额48.56亿元。
2.使用。目前2023年省厅专项债券额度已下达13亿元,主要用于历史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及老旧小区改造、始丰湖文旅、技师学院、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工程、国赤环线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等项目。
3.偿还。2023年安排一般债务还本支出0.05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0.0625亿元。
(七)切实抓好2023年财政工作
1.加力提效,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应对复杂严峻的财政经济形势,突出财政的主动担当作为,开展加力提效行动,通过加力提效的政策组合拳和工作组合拳,助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是继续推进减税降费,及早惠及广大市场主体,培育涵养更多可持续发展税源。二是充分利用好财政部将适当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的窗口期,用好用足地方债券,高度重视新增债券申报工作,协同发改局、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主动服务和业务辅导,提早做好项目准备,提高储备质量,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能够争取到专项债券资金,有力推动项目建设。三是着力引导扩大有效投资。加大财政对重大项目前期经费保障并滚动使用,财政资金跟着重点项目走,最大程度推动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四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提前谋划,加强对接,充分利用省财政厅加强对26县激励奖补的重要契机,向上争取更多奖补资金。五是抓紧谋划矿山出让等大额收入。进一步摸排全县闲置资产和公共资源,加大对砂石、城区地下管线、城区户外广告经营权等资源打包出让,盘活国有资产。2023年1月我县公共停车位出让收入6亿元,有效减轻财政支出压力。
2.以民为本,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一是优先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支持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保障“双减”政策有效落地。继续支持与名校战略合作,支持南区小学、恩美城西分园开工建设,打响“学在天台”品牌。二是推动卫生事业发展。深化县域医共体建设,继续支持医共体防控中心建设和中医院搬迁,推动医疗环境和医疗质量大提升,打造“健康天台”品牌。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实行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动社会保险扩面提质,支持医养结合产业发展。四是支持文旅融合提质。做好天台山大瀑布核心景区、始丰湖夜经济、乡村旅游建设资金保障。五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支持国家级森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新时代美丽城镇等创建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美丽经济,支持省美丽乡村标杆县建设。六是支持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支持“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升级。
3.创新赋能,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深化整体智治,加快财政数字化改革。完善预算一体化系统,建立健全覆盖大事、政策、项目、资金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做好“政采云”等现有应用的迭代升级,不断提升财政资金监管能力。二是深化预算管理,以《天台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中的各类改变为“小切口”,全面推动部门预算管理“大转变”,推进分部门、分行业的绩效目标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绩效目标实质性审核,促进财政支出精准化、规范化。三是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始终坚持“严”和“紧”的主基调不放松,推动部门特别是党政领导带头过紧日子,形成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共识。建立过紧日子评价制度,压实部门主体责任。坚持节俭办一切事业,2023年“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压减10%。严格委托业务费管理,严控会议、培训、庆典、论坛、活动等经费开支,严禁大手大脚花钱。四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不断拓展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加强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夯实采购人主体责任,完善政府采购裁决机制,防范化解矛盾纠纷。五是坚持底线思维,着力化解各类财政风险。强化政府债务风险管控,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健全社保基金风险管控机制,建立完善多渠道社保风险准备金筹措机制;健全“三保”风险管控机制,完善“三保”预算编制审核机制。六是加强全县乡镇财政管理。重视乡镇财务队伍建设,多维度开展业务培训;强化乡镇内部控制建设,出台《天台县乡镇街道内部控制指引》;加强财政往来款清理,防范乡镇财政运行风险。
各位代表,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全力以赴抓好财政工作,为建设“现代化和合之城”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