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23310230026836341/2023-104348 | ||
---|---|---|---|
发布机构: | 天台残联 | 发文日期: | 2023-12-2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市县两级残联换届后新一届残联班子展开工作的实干之年。今年以来,我们对标对表中央、省市、县委的新部署新要求,紧密结合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坚持“一二三五”工作体系,即围绕“红色、暖心、有爱、活力、清廉”的目标,打造一个天台“和合残联”品牌;聚焦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组织推进“和合惠残服务年”、“和合共富推进年”、“和合队伍建设年”三个年活动;着力在党建、教就、康复、无障碍、文体等五项工作上提质扩面,开启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新征程,争创全市乃至全省残疾人事业的工作标杆,为在“两个先行”中加快建设“现代化和合之城”贡献残联力量。
2023年度工作总结
一、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高效完成
一是超额完成“新增39名残疾人稳定就业”目标任务。新增残疾人稳定就业作为省市民生实事项目之一,3月份完成省民生实事基础数据采集录入,4月份完成省民生实事进度数据采集录入,5月份完成市民生实事础数据采集录入。通过专设残疾人岗位,考录全额事业编残疾人一名,截至目前,已新增51名残疾人稳定就业。二是超额完成“重要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改造10个”目标任务。通过前期实地勘察,确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学校、残联机构、医院等16个公共场所无障碍改造点位。通过主动对接各个相关单位部门,积极协调沟通确定改造方案,实时跟踪督促,确保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不拖后腿,确保项目符合无障碍改造国家标准和专业场所的行业标准,5月底就通过了市残联的项目验收。最终完成点位改造16个,比预定任务超额完成6个,完成率达160%,超额率居全市领先。三是超额完成“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30人”目标任务。利用雷锋月、“世界孤独症儿童日”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健康知识和康复理念宣传,并动员有需求的儿童家属,及时申请康复救助。目前我县孤独症儿童在省内外定点儿童康复机构接受治疗、并已至少完成3个月康复训练时间的孤独症儿童共有58人,完成率为193.33%。这些儿童通过训练都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大大减轻了残疾儿童家长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受到了残疾儿童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残疾人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开展节日助残慰问活动。2023年春节前夕,组织开展迎新春送温暖活动,分县乡两级共慰问残疾人648人,发放慰问金37.65万元。在全国助残日期间,分别对康复中心、特教学校、部分残疾人创业代表、部分贫困残疾人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4.66万元。二是发放自由职业残疾人养老保险补贴。完成2023年度自由职业养老保险补贴申报、审核、发放工作,共有342名残疾人符合发放条件,发放补助资金38.04万元。三是开展安居工程和净居亮居改造。今年共有5名残疾人开展安居工程改造,发放补助3.8万元。开展净居亮居送家电活动,为25名困难残疾人家庭送上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价值10万元。开展净居亮居改造,对24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亮居改造,涉及补助资金48万元。四是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的审核。今年新增残疾人两项补贴669人,其中新增护理补贴473人,新增生活补贴196人。五是继续做好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参保工作和顶梁柱保险。共为全县所有12555名持证残疾人缴纳意外伤害保险100.44万元,通过发放宣传单、入户调查宣讲、微信推送等方式不断扩大宣传力度,提升残疾人知晓率。截至目前,共有44名残疾人家庭,获得24.42万元的理赔;为935名残疾人家庭缴纳顶梁柱保险。六是在残疾人托养中心增设工疗项目。完成书画室、阅览室、室内活动室的建设改造和设施配备,增设工疗项目,引导残疾人进行手工制作,打造包括传统生活护理服务,又涵盖精神心理、康复保健、健康检查、疾病诊治及临终关怀等多方面服务的托养机构。中心内可用托养床位数200张,目前在托残疾人36人。
三、残疾人教育就业服务有效提升
一是开展残疾学生助学补助工程。今年年共为207名残疾人学生发放助学补助16.45万元,为22名残疾人大学生发放学费和住宿费补助26.55万元;开展“共圆莘莘学子大学梦项目”和“浙江省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帮扶捐赠项目”残疾人家庭助学活动,我县共有3名残疾人家庭子女获得1.5万元的助学补助。二是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联合县税务局、县人社局、县委社建委在始丰新城广场举办“春风送真情援助暖民心”2023年度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共有27家企业参与招聘,其中上市企业6家,为残疾人提供171个工作岗位。有54位残疾人当场与企业签订就业意向。三是开展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情况线上审核工作。今年是按比例就业线上审核的第二年,实现申报审核完成“零”次跑。今年,已审核通过按比例就业140家,安置残疾人439人。四是举办残疾电商直播培训和残疾人手语培训。联合县商务局在平桥镇文化中心举办了“党建联建助残致富宝公益服务电商直播培训”,全县共有54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参加培训;在天台特教学校举办为期三天的手语培训,来自新闻媒体、司法部门、税务、交警等22个部门、乡镇的工作人员共60人参加了培训。五是选送残疾人参加省职业技能选拔赛。通过前期报名筛选,我县选派5名残疾人分别参加中式面点、西式面点、陶艺、3D打印四个项目的角逐,中式面点师袁娅清将代表浙江省代表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六是扶持发展残疾人就业创业。2023年继续加强对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扶持,共对41名县、市级残疾人种养殖大户、创业对象户、贷款贴息户发放补助24.31万元。七是实现残疾人虚拟岗就业15人。县残联利用县政协的助残委员工作室,成功与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助残共富协议,该公司通过三年时间,每年为县残联提供15个残疾人虚拟岗位,给予每个岗位的残疾人每月200元的补助。八是做好残疾人之家规范运营监督。我县已成功创建15家残疾人之家,并顺利通过年度复审。今年,共对15家残疾人发放补助运营经费和辅助性就业经费132.69万元。
四、残疾人康复服务能效不断增强。
一是做好基本辅具免费适配工作。严格落实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实物配发和货币补贴制度,依托康复辅具“爱心驿站”,探索建立对辅助器具适配有特殊需求的重度、多重残疾人救助机制,有效提高康复辅助器具适配率。进一步建立健全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租借制度,为有需求的非持证残疾人提供辅具服务,着力提升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满意度。积极开展公益助残辅具捐赠活动,争取红十字会捐赠资金26564.5元,为40名有辅具需求的非低保、低边残疾人捐赠轮椅、护理床等辅具43件,最大限度满足残疾人个性化辅助器具需求。二是做好残疾儿童康复补助服务。不断推进儿童康复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协助台州二院制定评估实施方案,规范训练手册,落实一人一档,加强规范化管理和考评制度,顺利通过定点机构提升建设规范化的验收,促进了定点机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了我县残疾儿童“家门口”的康复服务需求。三是做好精神残疾人免费服药和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我县持证和非持证精神残疾人员免费用药全覆盖。截至目前,已拨付财政资金302.31万用于全县精神残疾人免费用药补助,所有费用凭医保卡“一站式”结算。联合卫健委,全面推进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增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供给,扩大签约服务覆盖面,强化签约服务内涵。选择一或二个乡镇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联系点工作,推进有效签约、规范履约,实现乡镇(街道)持证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87.02%。四是做好残疾人“康复之家”建设。2023年残联投入建设资金30万元,在全县五个乡镇建立了融合了残疾人心理咨询站、社区康复站和辅具爱心驿站“三站”的五个“残疾人康复之家”,进一步整合了各方面资源,让残疾人康复服务更周全、更便利。截至目前共开展康复训练服务348人次,接受心理咨询服务124人次,租借基本辅具76人次。五是携手民政开展特色居家康养联合服务。为守护老年人健康生活,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康复服务,县残联在了解到民政局在各乡镇(街道)设有居家养老驿站——和合老人家,便主动与民政局对接,为这些和合老人家添置了康复器材和康复设施,提供专业康复指导,提升居家老人生活品质
五、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持续加强
一是与县检察院会签《关于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协作机制》。约定在线索移送、公益监督、办案配合、普法宣传、工作联络五大方面建立配合协作机制,共同加强对残疾人司法保护的指引。二是继续推进第六个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工作。通过前期实地查勘,确定福溪街道南兴社区作为今年的创建社区。我们充分考虑社区中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员等的需要,把无障碍建设融入改造细节中,为社区居民在交通出行、公共场所等多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在改造过程中通过以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挂横幅等方式加强无障碍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的无障碍意识,引导全社会关心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关注、支持、参与无障碍设施建设。三是做好2023年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县残联及早谋划、主动作为,以残疾人实际需求为导向,按照“以人为本、统筹规划、注重实效、精准改造”的工作思路,通过公开招标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进行实地入户勘察、评估、测量及沟通,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改造方案,既尊重残疾人意愿、满足残疾人多元化需求又与家庭住房实际相结合,实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效益最大化,目前已高质量完成了56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切实解决了残疾人洗澡、如厕、做饭、居家安全及出行等生活困难。
六、社会化扶残助残环境明显优化
一是与县税务局党委签订《党建联建协议书》,开展“税力助残 利民利企”党建联建服务,以支部党建联建为框架,共同探讨落实好残疾人就业、服务好残疾人企业、贯彻好税收优惠政策等事宜,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二是与县检察院会签《关于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协作机制》,约定在线索移送、公益监督、办案配合、普法宣传、工作联络五大方面建立配合协作机制,共同加强对残疾人司法保护的指引,倡导保障残疾人权益法治氛围。;三是党建联建搭建助残“致富宝”公益平台。与直工委联合出台《建立助残党建联建机制推进助残“致富宝”建设的实施方案》,目前14个县级部门推出21项助残项目清单,通过精准掌握就业需求、精准输送就业岗位,精准出台创业扶持政策,推动建立残疾人就业创业全周期服务体系。已帮助残疾人提供直播培训服务80人,创业信贷支持180余万元,心理咨询357人次,法律援助15人次。四是成立我市首家助残共富委员工作室。汇聚助残合力,搭建助残政治协商平台,通过政协委员发声、呼吁,推动政府更加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同时积极谋划助残共富委员基金、组织开展助力残疾人就业增收、圆梦共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活动。目前,工作室共有23名委员,今年共促成天台博爱助残项目、银轮机械有限公司虚拟岗帮扶就业等一批项目落地,惠及残疾人家庭550余户。五是组建助残公益联盟。完善动员招募、微项目运行、供需对接、宣传展示、激励表彰等工作机制,孵化一批相对专业的助残社会组织、社工及志愿服务队伍,构筑党建引领、社会组织联动、志愿者日常帮扶、慈善救助、政府购买服务等一体多元的助残格局,实现社会化助残运作高效便捷。作为台州市社会助残工作试点,今年招募助残队伍33支,推出“顶梁柱健康公益保险”“1+1结对助残”“心语心愿”等年度助残微项目清单,目前已与大隐集团、台州华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点点”奶茶、天台爱心团队等达成共识,为74户“一户二残及以上”家庭提供资金、物资、服务等帮扶。今年11月17日全市社会助残线上线下交互服务路演观摩活动在天台举行。
七、残疾人文体宣传活动蓬勃发展。
一是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残健共融 和合共享”四千工程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共开展24场惠及600人次;在“全国助残日”、“特奥日”、“国际盲人节”等残疾人节日期间,开展盲人节文艺汇演、残疾人好声音选拔赛、无障碍观影等一系列活动。今年共开展“喜迎亚残运会文体活动开展16次,无障碍观影7场,特殊艺术巡演5场。二是丰富残疾人体育活动。残疾人竞技体育一地一品特色项目---“射箭”基地,今年共开展运动员集训36场;认真落实康复体育进家庭,共25户。三是建成并运行助残志愿服务站3家.为残疾人提供日常志愿服务,组织心翼助残志愿者协会每个残疾评定日进医院协助登记、维持秩序;在各种节日开展大型走访慰问活动,如“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建设健康中国”残疾预防及康复知识宣讲、“共聚欢乐,喜迎中秋”、“酷暑送清凉”、“情系残疾人,欢喜迎新春”等一系列助残活动。
八、聚焦服务能力提升
县残联通过多方沟通努力,成功争取到2023-2024年度残疾人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财政专项激励资金1000万元,届时将对康复指导中心、托养中心服务能力进行全面提升,有效解决我县残疾人服务能力的突出短板,推进残疾人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方,实现残疾人民生资源的精准配置,不断提升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评估、测绘、设计等前期准备。
2024年度工作思路
一、着眼基础民生,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
为全县所有持证残疾人缴纳意外伤害保险。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残疾人知晓率和意外伤害理赔率,使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得到充足保障。
二、紧扣收入增富,推动残疾人稳定就业
争取推出行政事业单位单招残疾人岗位一个。进一步促进残疾人稳定就业,做好企业与残疾人之间桥梁搭建。
三、聚焦优化服务,推进精准康复服务
一是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利用雷锋月、“全国爱耳日”、“世界孤独症儿童日”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健康知识和康复理念宣传,帮助儿童家长深入了解康复服务重要意义,符合条件的及时申请康复救助。继续做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补助发放工作,严格落实好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补贴制度,计划完成残疾儿童康复补助83人。加强对台州二院作为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的管理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做好残疾人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康复大楼的改造和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的引进。二是提供精准辅具适配服务。运营好五个乡镇街道的“残疾人康复之家”,提供残疾人朋友提供更加专业的心理咨询、康复治疗和辅具租借服务,在此基础上再新建五个“残疾人康复之家”。落实好辅助器具实物配发和货币补贴制度,完成2024年辅助器具适配占全县持证总人数的千分之二十五,完成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95%,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80%,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80%,精神残疾人服药保障工作全覆盖。加强社区康复和残疾预防工作,开展残疾预防“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残疾预防意识。
四、推进无障碍改造,优化残疾人生活环境
加强无障碍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无障碍意识,引导全社会关心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关注、支持、参与无障碍设施建设。开展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重要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改造以及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工作。完成2024年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55户,省级无障碍社区创建1个。加强无障碍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无障碍意识,引导全社会关心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关注、支持、参与无障碍设施建设。
五、改造托养服务设施,提升托养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基础建设。建设托养中心室外活动场地,建设综合运动场,增加适合托养人员室外锻炼的运动器材;建设农疗基地,建设农业大棚、种植果树等,开展农疗服务;提升中心智能化管理水平,建立较完善的管理系统、智能定位系统、智慧后勤系统、安全提示系统等。二是开展日间照料服务。为有需要的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群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和康复指导服务。三是探索提供点餐式服务。根据居家托养人员需求上门提供康复指导、心理辅导、辅助就业咨询等个性化服务;根据残疾人自身康复状况,灵活调整其个人托养模式,促进托养人员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