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3002683431F/2023-125295 | ||
---|---|---|---|
发布机构: | 南屏乡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2023-01-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南屏乡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南屏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对标县委裂变跨越“五争六比”行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突出高质量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六比”经济指标连续2个季度位列山区组第一,招大引强工作连续4个季度位列山区组第一,先后取得省级健康乡镇、省第二批低(零)碳乡镇试点创建单位、市级“三新”共富乡村综合改革试点等荣誉。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推项目、强投资、促发展,增长后劲显著提升。政策机遇精准抢抓。瞄准文旅领域重大项目专项债券发行机遇,成功申报总投资8300万元的森林文谷文创旅游专项债,用以提质夜游经济带、文创中心等13个景区项目,全面改善乡内旅游环境和基础配套设施,大幅提升营商环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深化“班子包抓联系、管家全程服务”制度,如期推进农商银行档案大楼、乡便民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40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249万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坚持党政一把手外出招商行动,赴宁波等地举办“情系南屏 共富共赢”招商推介活动,通过乡贤搭桥,签约落地1亿元以上项目2个,开工入库4个。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守红线、兴产业、谋共富,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粮食安全不断夯实。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整治违法图斑18处16.2亩,完成粮食功能区非粮化整治126.22亩及宅基地复垦4.2亩。特色产业风生水起。依托强村公司,实现黄茶、黄桃、杨梅、高山蔬菜等农特产业规模化发展,成功注册“上杨飞黄”等地理标志品牌,做强产业经济。依托中科院钱前院士团队,推进莲花梯田片区旱稻试验田项目,开拓节水种植新路径,做强“梯田经济”。“三新”共富落地见效。全面推进“古道枫情片区”建设,完成680亩农田和莲花梯田核心区块510亩土地流转,建成安泰电器等共富工坊4家,常态化开展直播带货,助力全乡14个村完成消薄,成功入选市级“三新”共富乡村综合改革试点。
这一年,我们多措并举强基础、促融合、抓节庆,全域旅游纵深推进。拓景扩容稳步推进。实施南屏景区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南黄古道修复工程等项目,促成森林旅游资源“串珠成链,以线带面”,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大提升,成功获评省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加快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工程,依托生态廊道,畅通水上动脉,串联水脉村落景观,打造省级“水美乡村”。文旅产业补链升级。实施民宿、农家乐提档升级工程,引进外界资本力量,盘活农村闲置房屋,成功打造“清欢茶馆”“月牙居民宿”等网红打卡地,月牙居民宿被认定为2022年度省级银宿。盘活廉政文化资源,推动“四知堂”廉政教育基地建设,以杨震暮夜却金廉政故事为主题,打造“剧本杀+文旅”新模式,为“四知”廉品牌增添新元素。2022年,南屏景区清廉旅游示范点建设获批县级优秀。节庆搭台激活消费。深挖南屏文化底蕴,以节为媒,唱响农文旅产业,成功举办天台山第十二届红枫节暨森林旅游节,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全年接待游客超45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超2000万元。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抓生态、强治理、美环境,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修复,大力推进梯田保护开发,实施“七彩南屏”工程,擦亮保护生态底色。深入贯彻低碳理念,开展三废治理、垃圾分类、“我在南屏”系列活动,激发“五古”保护和开发效益,绿色发展示范效应初步显现,成功入选省级低(零)碳乡镇试点创建名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持续开展重点区域序化洁化美化整治工程,继续深入开展村庄环境全域整治行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厕所革命”等专项行动,实施常态化管护机制,农村人居环境迈上新台阶。古村古韵持续美化。推进传统村落风貌保护,专班群策并行、修旧焕新并重、筑巢引凤并举,让传统古村重焕生机。前杨村创成省级休闲乡村、省“一村万树”示范村,山头郑村获评省第六批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优秀村、省传统村落风貌保护提升优秀村庄,翠西村创成省A级景区村,下汤村和上杨村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一般村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惠民生、优服务、保平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保障持续加强。全面落实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养老优抚等各项惠民政策,加强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做好全面两孩、孕前优生检查、妇女“两癌”筛查、老年人体检等工作,为全乡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制作发放优待证,向现役军人家属和重点优抚对象送上节日慰问,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级“枫跑团”便民服务,打造“微中心+全服务”工作机制,乡村两级便民服务精准提升。推进联村水站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下水利抗旱工程、山塘整治项目,群众用水全力保障。宣教文卫全面发展。围绕“浙里康养”总目标,加强基层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织密基层医疗保障服务网,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乡镇。推进文化礼堂提升改造,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乡村复兴少年宫、体育委员e站平台,依托“南山南”农民艺术团等三团三社,开展好“四千工程进文化礼堂”“我们的村运”“我们的村晚”系列文化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文体娱乐生活,促进精神共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推进人大基层单元建设,探索出台“1314”人大基层单元联商服务机制,创建“共富夜谈”活动。完善“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基层治理体系,充实“南山表兄”和合调解队伍,深化网格联户服务机制,着力增强风险隐患、矛盾纠纷排摸化解能力,成功化解市级挂牌存量矛盾风险隐患5件,排查化解乡内矛盾34条,矛盾纠纷调处率、成功率达100%。信访积案化解做法在省信访局《信访与民情》简报刊登。
这一年,工会、共青团、妇联、武装等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取得了新成绩,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同志们, 2022年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在此,我谨代表南屏乡人民政府,向在全乡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辛勤耕耘的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南屏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一是大项目、好项目落地难,发展后劲有待积蓄;二是生态文化旅游优势没有全面彰显,文旅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三是农业特色产业优势不够明显,辖区内现代农业业态还不够成熟;四是干部担当精神和有为政府建设仍需加强。
对此,我们一定要以更加清醒的头脑、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直面问题挑战,加以攻克解决,不辜负人民群众的希望和重托。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南屏启航新征程展现新作为的一年,更是我们奔向新时代“幸福南屏”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要抢抓机遇,厚植优势,真抓实干,乘势而上,促进经济大跨越、齐奔共富路,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谱写南屏新篇章。
今年,全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省市县全会精神,对标“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建设,坚定“两山”理念,按照“一心两翼三区”总体布局,紧紧围绕乡党委的“五大跨越”目标,实现经济综合实力更强、乡村发展品质更高、生态环境质量更美、群众幸福指数更优、社会治理水平更好,全力绘制现代化和合之城南屏共富图景。
(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速集聚发展动能。深化项目“全链服务”机制。做好续建项目的后期跟进,紧盯梯田绿道、古道连接线工程,加快打造四合院、鲤鱼山景区节点,尽早实现实物量;紧盯南屏森林文谷文创旅游专项债2023年资金、项目如期推进;紧盯农商银行档案大楼进度,争取明年二季度项目开工入库。强化招商引资力度。深化党政一把手外出招商行动,继续实施“乡贤回归工程”,落实“一月一跟进”“一季一推介”,精准招大引强、招群引链,发展“南屏人”经济。特色资源优势高效转化。紧抓古道梯田、红枫古建特色资源,大力挖掘农文、文旅、文创等融合业态,结合在建项目做好策划包装,重点推介宣传前杨乡村休闲旅游、山头郑古村落整体提升运营、莲花梯田农旅开发等重大项目,以资源换发展,确保落地项目3个以上,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
(二)以乡村提质为目标,推动群众富乐前行。进一步做强特色农业。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谋划石门农牧开发、莲花梯田片区项目,依托强村公司模式,做大做强黄茶、黄精、生姜等优势农产品,延伸产业链,推广茶叶、姜糖、番薯粉面等产品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进一步打响“南屏山宝”品牌。进一步深化共富改革。依托强村公司,推进村民全体持股计划,持续盘活闲置土地和农房,升级4家共富工坊,促进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打好飞地抱团、片区组团组合拳,加快学堂里、南黄古道大酒店、农副产品展销一条街等13个强村项目,增强村级集体造血功能,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全覆盖。进一步加快科技兴农。依托浙江科技学院资源与中科院钱前院士团队,加快推进农民科技培训与指导工作,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民收入。推进红色村播,依托“村播”基地及“村播”队伍建设等工程,大力推进黄茶、黄桃、杨梅等农产品出村进城,打响“南屏山宝” 农产品区域招牌,带动特色产业村集体增收。
(三)以旅游经济为主线,实现文旅跨越发展。持续提升景区品质。深入实施旅游全要素品质提升计划,用好南屏森林文谷文创旅游专项债资金,加快森林文谷夜游经济带、上杨景区及环线旅游项目建设,打造集旅游休闲、文化文创及影视创作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度假综合体。持续做好生态文章。推进省级低碳乡镇试点工作,不断探索绿色低碳文旅项目,持续开展“我在南屏”系列活动,创新实施“减污、降碳、增汇”行动,推动低碳运行下的共同富裕,打响“碳中和”示范乡金名片。统筹林业保护与开发,争创省级森林康养名镇。持续深挖文旅产业。深挖本地文化魅力,推进时空有约露营基地、山头郑文创中心、上杨影视写生基地等文旅项目建设,推动古道古村变文化窗口、乡村技艺变精品业态、居民建筑变创客基地、地方民俗变旅游节庆,不断延伸文旅产业链条。
(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持之以恒办好民生实事。有序推进危房治理、居家养老、饮用水提标、四好农村路、农村家宴放心厨房、阳光厨房项目改造等民生项目,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好美丽乡村、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工作载体,进一步压实河路长责任,促进各村村容村貌大提升。不遗余力强化民生保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最大目标,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注重机会公平,加大对助残、济困、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落实好农村养老、医疗、利民保等民生关键小事,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水平。扎实高效推进精神共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继续开展乡村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培育文明新乡风。依托“南山南”农民艺术团等三团三社,常态化开展“四千工程”进文化礼堂、送戏下乡、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以基层治理为核心,全力营造平安南屏。进一步加固治理体系。持续推进“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基层治理体系,充分用好网格员队伍,逐村逐项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强化风险隐患、矛盾纠纷摸排化解能力。加快化解信访老案积案,破解社会治理难题。完善“南山表兄”和合调解3.0体系。充实“南山表兄”和合调解团队伍,吸纳新乡贤、律师、退役军人等新鲜血液,优化调解团成员结构。用好“南山表兄”和合调解团宁波分站阵地,为在甬乡贤提供家乡的关怀。进一步深入创建平安南屏。做好疫情防控、消防交通、宗教场所等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持续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加大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禁毒反邪、防溺水等平安宣传力度,与城南市监所、派出所、交警中队开展联合执法,防范各类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加强民兵队伍和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建设,不断发挥民兵和退役军人作用,维护社会治安、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促进参建共建,助力乡村振兴。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持续奋斗前行,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着力提升政治能力,建设学习型政府。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提升素质、促进工作的根本保证。持续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积极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学习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知识,在学习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有效解决问题、推动落实。
(二)着力改进工作作风,建设效能型政府。全面加强政府作风建设,敢于“瞪起眼来”,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建立健全工作定期反馈制、督查通报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一整套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实干者撑腰,确保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进一步深化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团结奋进、务实合作、合力攻坚的生动局面,形成一支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成绩跟前谦虚谨慎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三)着力提高协调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紧紧围绕协调、服务这两个基本职能,大力开展政策争跑、资金争跑、项目争跑,积极加强与上级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为乡、村争取更多的倾斜政策、发展资金和优质项目。不断深化基层蹲点调研、为民办实事活动,真正为群众解决涉及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群众。
(四)着力推进廉政建设,建设廉洁型政府。始终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重点完善集体“三资”管理、工程建设等领域的监控机制,建立起符合南屏实际的权力运行监督和约束制度。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发展最急需的地方,用到群众最急盼的地方,集中财力办大事,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全乡人民“好日子”。坚持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深入学习贯彻《廉政准则》,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阔,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南屏高质量绘制现代化和合之城南屏图景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