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30026839925/2022-92397 | ||
---|---|---|---|
发布机构: | 科技局 | 发文日期: | 2022-11-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今年来,县科技局按照县委“全面学新昌、重点学科创”工作要求,以落实全市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各项任务为抓手,全力推动县域科技创新工作。现将半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前阶段工作推进情况
(一)抓牢主要指标。
1、研发投入。开展“规上企业研发全覆盖”行动,对新增规上企业和部分规下企业,开展精准辅导,扩大申报范围,丰富R&D投入来源。2021年我县实现全县研发费用10.67亿元,较上年增长22.6%,今年1-6月,全县规上企业研发投入4.84亿元,同比增长2.1%。
2、高新投资项目。紧盯43个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引导高新投资,新增3个高新投资项目。1-6月,全县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66亿元,同比增长13.9%。
3、高新增加值。1-6月份,我县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8.55亿元,同比增长-6.4%。
4、创新主体培育。开展“科技助企直通车”行动,深入实施新一轮科企“双倍增”发展计划,目前已初步确定18家高企培育对象和第一批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对象;完成市级企业研发中心申报15家。
(二)抓建科创平台。
1、推进大车配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重点强化数智赋能推进综合体“线上大厅”系统开发,打破地域限制。预计本月底完成开发,5月份“线上大厅”1.0版本完成调试并上线。
2、推进实体研发机构共建。南科大天台智能制造研究院建设完成新方案调整,4月份通过县长办公会议审议,该研究院选址大车配创新服务综合体内,计划年内启动投入运行。同时谋划杭电天台数字产业研究院建设,计划落户县研发中心2号楼3-4层,已完成数字产业研究院建设初步方案。
3、谋划“科创飞地”建设。计划租赁杭州台州创新中心(余杭区仓前街道海智中心5幢5-7层),现完成杭州科创飞地建设方案初稿,计划年内入驻。
(三)抓实专项工作。
1、重点技术攻坚。上半年已推动申报2023年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需求6项,同时争取支持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一县一策”单列项目2项,积极向上对接,争取项目指标,一季度与省、市进行了4次对接。
2、科创人才引育。目前已完成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申报3人,近期,计划申报2022年度省级海外工程师3名,计划申报创业领军人才2名、组织银轮公司申报省级领军型创新团体。
3、产学研与成果转化。邀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开展“线上+线下”合作高校院所产学研服务5次;完成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登记7项,创历史新高。
4、科技强农工作。开展2022年科技特派员项目落实情况实地督查;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稻米、茶叶、黄精等科技培训3次;2022年县级农业科技项目申报工作。
5、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及时发放科技补助资金,2021年度本级财政科技创新奖励资金2922.79万元,省补资金822万元,共计3744.79万元,惠及相关企业和单位197家;积极宣传落实省、市、县助企纾困相关政策,出台《科技赋能天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从企业研发、主体培育、科研攻关等10个方面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基础薄弱。根据2020年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显示,(附件1)虽然我县近几年各项指数增速较快,但由于基础较差,①规上企业数小,2021年我县规上工业企业仅193家,体量全市最小。②科技数据实量小。R&D投入6.18亿元(排名全省66)高新技术企业家数63(排名全省68)、科技型中小企业家数223(排名全省68)等在全省排名还处于中等偏后位置。
(二)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目前我县缺乏高能级大平台,始丰溪科创带还在推进中,高新园区体制尚未理顺,科创走廊“首建区”研发中心尚未投入运营,与南科大共建实体研究院尚未落地,杭州“科创飞地”、杭电实体研究院尚在谋划中,极大的制约了高端资源的引进。
(三)科技投入不够大。虽然我县近年来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但由于财政比较困难,每年的本级财政科技补助一般在3000万上下。
三、下阶段工作打算和建议
一是狠抓研发投入。深入开展“规上企业研发清零”行动,抓好研发扩面和深挖,将重点做好规上企业研发全覆盖和规下企业特别是统计提供的32家标的企业研发投入台帐建立工作的精准辅导,同时将继续对接相关部门,深挖县内的建筑企业和服务业,做好R&D经费申报工作,扩大申报范围,丰富R&D投入来源,确保今年研发投入增速达20%以上。
二是狠抓主体培育。实施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计划,完善小微升科企、科企升高企、高企升创新型企业的梯度培育机制,科技型中小企业必须“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必须“顶天立地”,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要全面开展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加快企业研究院、企业研发(技术)中心建设,力争今年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0家,夯实基础。
三是加快科创平台建设。①要坚持主动设计和争取上级支持相结合,以省级高新技术园区为核心平台,推进始丰溪绿色科创带建设。②要推动南科大实体研究院项目早日落地。③加快启动杭州“科创飞地”建设。④早日实现科创走廊“首建区”研发中心运营,在研发中心布局杭电实体研究院、专家工作室等。
四是积极谋划“科学家创业创新中心”。依托天台始丰湖优质生态资源,结合天台始丰溪绿色科创走廊建设,谋划打造国际科学家创业创新中心,构筑集“源头创新-中试孵化-产业化”一体的链式创新生态圈。打造集科技研发、人才社区、教育交流、艺术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宜居宜业的未来科学社区,成为天台吸引高端人才的窗口。
五是优化科技创新服务。计划建立科技干部“驻企服务员”制度,按照“工业镇(街道)全覆盖、全局干部包企业”要求,将全局19名机关干部全部纳入片区,局主要领导为片区长,分管领导牵头包抓工业镇(街道)片区,普通干部包企业,责任到人,任务到企,对全县20家重点科技企业进行精准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