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1023002683431F/2022-110164
发布机构: 南屏乡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2-10-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关于印发《南屏乡2022年“五色图”管理、创建无疫村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2-10-21 19:29 来源: 浏览次数:

为全面做好我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积极主动应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完善平战结合、平战转换机制,充分调动基层村在疫情防控中的战斗力量,建设高品质无疫村,提高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对标建设现代化和合之城要求,发挥乡数字化改革能效,围绕“无疫村建得成、守得住、品质高”的目标,以最快的速度、最集约的资源、最精准的措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阻击战、歼灭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二、工作目标

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数字化运用,根据各村疫情形势实行红-橙-黄-蓝-绿五色分级管理,明确相应工作重点和任务要求,实现疫情一图全览,措施高效实施,资源精准调配,为我乡无疫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三、工作措施

(一)完善工作体系

南屏乡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五色图”管理机制,明确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订具体“五色图”管理方案和措施。动态精准摸清辖区居民底数,到户到人,定期开展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完善村区域核酸检测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疫情依据“五色图”管理机制迅速响应。

(二)五色分级管理

建立“五色图”数字化管理系统,根据疫情形势在系统上对全乡所有村进行赋色,红色为疫情村,代表7天内有阳性病例;橙色为警戒型无疫村,代表7天内有密切接触者;黄色为防范型无疫村,代表7天内有次密接或其他重点人员;蓝色为基本型无疫村,代表14天内无阳性病例、密接、次密接等重点人员,施行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绿色为品质型无疫村,代表14天内无阳性病例、密接、次密接等重点人员,且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人民健康得到高质量保障。

1.红色——疫情村

赋色标准:村7天内新发现确诊病例为疫情村,赋予红色。

工作重点: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以最快速度完成疫点处置。

工作要求:配合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候对病例进行管控并安全转移至点定医院。对病例住所和其他活动区域进行彻底消杀。病例所在区域安装监控、电子门磁等设备,对所在区域张贴公示牌和封条。配合有关单位划定三区(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执行24小时轮班值守,严格落实管控措施。协助排摸密接、次密接和其它重点人员。定期公布疫情动态,把握舆情动向,消除社会紧张情绪。

2.橙色——警戒型无疫村

赋色标准:村7天内发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为警戒型村,赋予橙色。

工作重点:完成密切接触者纳管隔离,进一步排查次密接等其他重点人员。

工作要求:配合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纳管并安全转移至集中隔离点,配合流调人员进一步排查次密接和其他重点人员。组织村党员干部、村委会和志愿者等下沉一线,强化社会面管控。有序安排居民分区、错时出户活动,限制人员聚集,从严规范农贸市场、商店、药店等保障性经营场所管理,严格控制公共场所人流量。

3.黄色——防范型无疫村

赋色标准:村7天内发现次密接或其他重点人员为防范型无疫村,赋予黄色。

工作重点:完成次密接或其他重点人员的集中或居家隔离观察工作,保障群众生活物资供应和其他需求。

工作要求:按要求第一时间对次密接或其他重点人员进行纳管并按政策实行集中或居家隔离观察。及时了解村居家人员需求,做好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尤其对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和必要保障,满足其正常生活和就医需求。开展社会心理服务,联系专业人员对居家隔离人员、心理敏感人群等做好情绪疏导、心理安慰等工作。

4.蓝色——常态型无疫村

赋色标准:村14天内无阳性病例、密接、次密接和其他重点人员为常态型无疫村,赋予蓝色。

工作重点:守好小门,外防输入,施行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

工作要求:村公共场所、密闭场所和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口罩佩戴率达到100%,并自觉执行“一米线”,商店等等公共场所入口落实测温、验码(健康码+行程卡),有专人引导,避免拥挤,无人群聚集。防疫知识宣传入家庭,居民对疫情防控政策和卫生常识知晓率高。及时掌握辖区居民身体状况(发热、患病等),特别是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传播风险较高的重点人群底数和身体状况,工作台账清楚明了,发现异常及时报告。规范快递管理,设立快件存放点并进行外包装消毒和集中收集。

5.绿色——品质型无疫村

赋色标准:村14天内无阳性病例、密接、次密接和其他重点人员且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人民健康得到高质量保障,为品质型无疫村,赋予绿色。

工作重点:施行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积极开展各项健康举措,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工作要求:新冠肺炎疫苗应接尽接,完成辖区所有适种人员的全程和加强针接种。积极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站改造提升工程。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居民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环卫设施完善,无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泼乱倒、乱扔乱排等现象,按要求做好垃圾分类投放。电梯、楼道和公共区域等重点场所和设施定时进行通风和预防性消毒。开展健康村建设,开展健康素养进文化礼堂活动,建成健康步道、健康小屋(体验馆)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定期开展文体活动,体育健身设施满足群众健身需要。

(三)疫情数字防控

依据“五色图”系统开展数字化防疫,做到村多点操作,乡疫情防控指挥部大屏一图呈现,乡防指领导小组全局总览,实现全乡防疫工作统一展示、统一分析、统一调度,提升工作速度和精准度。

1.标注全乡病例分布。村在疫情发生后于五色地图相应位置标注病例地址,设置超链接显示病例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初筛阳性时间等)和活动轨迹,便于全局分析疫情分布和传播趋势。

2.追踪重点人员轨迹。村在交通干道、公共场所等要广泛运用“台州畅行码”进行人员进出实名登记,监测评价群众扫码登记频次,根据登记数量和公安轨迹后台数据,测算百分比对各村予以考评。重点针对流浪者、外来流动人群等的扫码结果进行轨迹追踪。

3.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村在五色地图上准确登记防疫物资储备点,标明数量、种类,有效期限等信息,便于指导补充和调配使用,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

4.加强应急人员管理。村在五色地图上准确登记辖区党员干部、社工、业委会、物业人员和志愿者等的配备数量,标明年龄、职业等信息,便于应急期间人员排摸、组织和抽调。

5.优化采样点位设置。根据市民分布、出行习惯、现场地形等综合分析设置核酸采样点位置,并在五色地图中准确标注,便于对外宣传、样管运输和业务督导等。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思想认识,做好平战转换。各村要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切实增强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指挥体系和响应机制始终处于临战状态,主动配合实行疫情防控“五色图”管理,从严从实做到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依法防控,确保平战转换无缝衔接。

(二)完善工作举措,推进创新发展。各村要根据自身实际和需求,进一步细化工作,按标准落实到位,做到每项任务都有人牵头、有人具体抓,深入研究体会数字化改革在疫情防控中的优势,共同完善和创新我县“五色图”管理措施,形成天台特色。

(三)完善量化评价,提升无疫品质。乡防指办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天台县无疫村(社区)创建标准进行严格督查考核并上报县防指办验收,验收考核结果作为村各类评先评优和村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全乡形成比学赶超态势,使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