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3002683116U/2022-98202 | ||
---|---|---|---|
发布机构: | 县司法局(县行政复议局) | 发文日期: | 2022-01-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2021年,天台县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司法行政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天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2021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法治天台建设统筹,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1.系统谋划法治建设规划。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八进”活动。印发《法治天台建设规划(2021—2025年)》《2021年法治天台建设重点工作清单》等,组织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系统谋划下阶段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6家单位进行了现场述职述法,3家单位进行了书面述职述法并接受了测评。做好县域社会治理法治保障工作,梳理出任务数量22项,入库重点项目1项。
2.统筹谋划法治政府建设。县人大专题调研法治政府建设,县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分析法治浙江(法治政府)示范建设和《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分别明确的150项、100项具体指标,完成示范创建申报工作。上半年,全县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居台州市第一,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100%,行政争议发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积极推广省统一行政处罚办案系统和监管平台应用,全面排查各执法单位今年来的行政处罚案件情况,核查高风险线索22件并落实整改。配合做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统筹推进平桥镇、白鹤镇“一支队伍管执法”试点工作,梳理形成《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赋权清单》和试点方案。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指导相关单位逐项编制证明事项标准化核查规程,全面梳理证明材料告知承诺事项79项。
3.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规范化管理,确认继续有效290件,清立改废45件,其中修改、废止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规范性文件12件,备案审查14件。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系列文件,全市首建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汇集专家88名。重点推进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有形”向“有效”转变、“形式”与“实质”并重,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件267件,审查率100%,以乡镇(街道)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纠错率同比下降50%,乡镇街道败诉率同比下降10.77%。创新“提案式、带案式、实体式”行政执法监督方式,法治监督科获评“全省政法系统执法办案成绩突出集体”;推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证持换证率达100%、持证率达98.38%。
4.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全面启动“八五”普法,出台《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进一步明确47家县级单位的年度普法主要任务和重点举措。在全县23个文化礼堂、56个法治宣传栏添加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内容,扎实开展“宪法十进”“法雨春风”法律服务月等活动,开展“以案释法”宣讲45场次,民法典“十进”活动89场次,《法治天台》栏目制作播放民法典典型案例15个。持续推进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共评选出法治带头人505人,法律明白人1482 人,学法用法示范户5017户。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全县共获得第三批社会大普法 “六优”培育行动计划优秀名单省级2个、市级5个,成功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省级9个、市级85个。
(二)聚焦平安法治建设,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
1.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全市智慧矫正心理矫治平台试点推进会在我县召开,社区矫正“一体式”智慧心理矫治综合集成应用入选“数字法治多跨场景全省清单1.0”,上架浙里办,并在台州数字化改革门户运行。社区矫正对象在线测评率达98%。第一批入平台评估的143名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比率提升6.91%。社区矫正零脱漏管,社区矫正执法大队获评全市政法系统执法办案标杆单位。
2.风险隐患全方位化解。创新实行“一体两翼”警务联勤机制、调解员拜师制度,建立“实体化+数字化”“县内县外+网上网下”的工作格局,指导成立我县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打造和合品牌调解团10个,发挥“和合调解”品牌效应,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全县各级调解组织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297件,调处成功率达99.95 %;知识产权调委会已调处51件涉及知识产权民间纠纷案件;5篇优秀调解案例被司法部收录。实质化运行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将调解贯穿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全过程。今年以来,中心实质化解行政争议案件75起,和解调解率达47.4%,同比提升12.6%。
3.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扎实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指导,全面构建以白鹤司法所为司法服务“输出点”,以普法、调解为社会维稳“推进网”的稳定发展格局,硬核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示范地。白鹤司法所获评省级“枫桥式”司法所。
(三)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1.强化企业法律服务。联合县法院、县经信局、县政协、县律协等6家部门,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将服务企业场景深度融合,创新数字化手段推出“e企法”。当前,相关程序软件正在加紧研发中。依托工业行业协会公共法律服务站,配强服务团队,优化服务程序,定期深入规上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检视经营环境、梳理法律风险、开展法治培训等,排查问题,提出意见,打造“事前预警、事中防范、事后补救”的覆盖企业经营全过程的服务体系。今年,共推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120场次,开展企业经营环境检视112次,提出法律建议257条,惠及企业179家。
2.升级公共法律服务。推出系列“惠企机制”,提供“容缺受理、预约办理、上门服务、网络服务、延时服务”等服务事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全市率先实行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审批、指派无纸化办公,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82件,提供免费法律咨询1289件。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窗口开辟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7支专业维权团队专班落实农民工集体讨薪“全程代理制”,为9批次154名农民工集体讨薪,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
二、2021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普法宣传形式创新不够,法治教育精准度和实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行政执法培训的力度需要加强,行政执法质量要进一步提升。三是公共法律服务覆盖领域要进一步拓展,法律服务质量仍需提升。四是基层所队法律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依然存在,相关教育培训激励机制仍有待完善。
三、2021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聚焦头雁引领“关键点”,以上率下示范带动。严格落实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和党组书记带头讲法等制度,按照每年开展专题学法不少于2次的要求,制定年度学法计划。依托法治大讲堂、法治研修班、网络学习城、公务员云讲堂等平台,采取集中宣讲、个人自学、学法考试等方式,推动领导干部学法常态化。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纳入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年度学法用法考试范围。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党政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开展以案释法、旁听庭审等学法活动。
二是夯实程序规范“支撑点”,依法依规科学决策。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审核机制,规范性文件草案统一通过门户网公开征求意见。规范文件备案审查程序,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出台《天台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工作规定》,完善清单和年度目录管理办法、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等7项配套制度,创新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组建10个组别88位重大行政决策专家。持续深化法律顾问制度,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政府规范性文件及重大行政决策审查、法律风险评估和论证、解决行政争议及疑难涉法事务处理等。今年以来,审查规范性文件14件,出具法律意见41条;参与起草审查重点工程项目合同18件;列席参加县政府常务会议12次,参加政府重大决策讨论会议78次。
三是突出考评问效“着力点”,压紧压实法治责任。落实天台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天台县部门、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两张职责清单,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采取书面报告和现场汇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述职,重点考评依法履职行为、重大事项依法决策情况、法治学习情况等。建立“巡察+法治”工作机制,将法治建设纳入党委巡察范畴,完成24家单位、三轮法治巡察,发现4家单位存在的法治建设问题均已整改完毕。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全面整改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第三方评估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和短板,助推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
四、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开局之年,也是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我县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一个统筹 ,三大职能 ”工作布局,对标“重要窗口”,对照“十四五”规划和《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以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推进法治天台建设迭代升级,为天台建好“现代化和合之城”赋能助力。
(一)坚持依法治理,大力推进高水平法治建设。一是深化法治天台建设。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法治工作的正确方向。以“推进依法治县、建设法治天台”为主线,以法治天台建设六大抓手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各领域法治化改革。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力争在打造法治先行区中创出天台特色。实施《法治天台建设规划(2020—2025年)》,分步骤督促落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专项行动,整体推进现代法治体系建设。二是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以“大综合、一体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抓手,全面撬动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构建全覆盖的整体政府监管体系和全闭环的行政执法体系,推动市县乡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落地见效。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培育、推广,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专项行动。深入开展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法治化综合改革”、证明材料告知承诺事项改革等试点工作。 三是认真做好法制审核。完善政府规范性文件联审机制。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和重大行政决策档案管理。加强政府合同管理和审查备案,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定,切实防范法律风险。做好行政执法证考试、制证,推进县府办常务会议学法。四是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强化行政复议工作保障,推进行政复议听证场所建设。深化完善行政错案结果运用、复议应诉“三色预警”等机制,继续推进复议应诉“以案治本”专项活动,开展重点领域、重点地区调研走访,编制问题清单,督促整改,汇编诉讼复议案例,加强复议工作人员业务培训。
(二)深化平安法治建设,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是推进社区矫正数字化建设。继续完善“心理矫治智慧平台”,延续帮扶模块创建,打通多部门数据壁垒,实现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提升决策、帮扶、服务和落实“4个效率”。突出数字赋能,对标对表,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创建工作,以硬核担当推动数字法治基础应用落地见效。二是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完善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县域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发挥“和合调解”品牌效应,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加强行政复议、行政调解、行政裁决工作,发挥行政机关化解纠纷的“分流阀”作用。三是深化普法宣传教育。围绕“十四五”时期天台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抓实重点领域法治宣传教育。深化“一乡一品牌”“六优”培育行动,打造富有天台特色的法治文化。继续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省、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着力打造“双普”教育基地,推动“数智”普法。实施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模范户”培育工程,加强分类指导,推动依法治理向面上拓展、向基层深入。四是夯实基层基础。推行“县乡一体、条抓块统”高效协同治理模式,健全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推广基层治理最佳实践,加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司法所双重管理体制,培育更多升级“枫桥式”司法所。
(三)优化法律服务,倾力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法治框架内做好“三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全面提升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供给水平。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企业制度,组织开展法治体检和普法宣讲,精准提出法律意见建议。探索构建法律顾问“组团式”服务机制,逐步实现市场主体法律顾问服务网格化全覆盖,增强市场主体的法治获得感。二是升级公共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无纸化平台建设。深化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更好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深化律师制度改革,提高律师万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