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1023002683431F/2019-110043
发布机构: 南屏乡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9-02-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天台县南屏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1-09-14 11:09 来源: 浏览次数:

各行政村:

现将《南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请遵照执行。

天台县南屏乡人民政府    

2019年2月12日      

南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进一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中宣部要求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部署,乡党委决定建设南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南屏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在传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体现时代风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不断夯实基层思想根基,密切干群关系,引领社会风尚,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全乡各处落地生根、成风化人,为南屏乡抢抓新机遇,融入主城区,奋力谱写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幸福南屏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建设目标。根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充分利用县文化礼堂南屏分部、各村文化礼堂等,在乡级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各村全覆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通文明传播“最后一公里”,将其建设成全乡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阵地”,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舞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大平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乡风文明的“大课堂”。

二、建设标准

按照有阵地、有机构、有队伍、有机制、有菜单、有标识、有线路“七有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具体标准如下:

1、落实一个阵地。在县文化礼堂南屏分部设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村依托村文化礼堂、村集体屋等,明确一个固定场所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并可因时因地制宜开展流动宣讲、巡演、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场所内要悬挂“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标识牌,张贴新时代文明实践有关内容的图文,自行配备一套能够播放音视频和课件资料的多媒体设备。

2、明确一个机构。南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由乡党委书记担任所长,乡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担任副所长、配专业工作人员1-3名。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站长,并安排专人负责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定期研究文明实践活动内容、探索文明实践活动方法、总结文明实践活动经验等工作。

3、组建一支队伍。充分利用南山南农民艺术团、南屏文化研究会、枫言锋语宣讲团、乡土宣讲员、志愿服务队伍等团队,组建文明实践力量,培育建立由乡村两级干部、文化艺术行家、理论学术专家、乡贤知名人士、先进模范人物等组成的实践队伍。乡精神文明办公室要针对群众需求,采用形式丰富的活动方式,结合实际,组建活动队伍,深入基层有序开展实践活动。各党员领导干部要在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中当好示范,确保每年要到所包干联系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乡党政主要领导每年不少于2次;其他班子成员每年不少于1次。

4、制定一套机制。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活动开展、队伍建设、场所维护、资料管理、效果评估等制度,重要制度张贴上墙,普通制度编印成册。

5、设计一份菜单。精心建设“活动厨房”,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活动菜单,统一上报乡党委制定全乡总的活动菜单。根据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制定丰富多彩的活动菜单,精选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微视频等活动资料,丰富活动内容和手段,确保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月至少开展2次有影响的文明实践活动。

6、统一一个标识。按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在文明实践所悬挂统一模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标识牌,长廊、公园、景点等流动活动场所悬挂印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标识的红色旗帜、横幅或背景图。

7、打造一条精品线。以“一路数景、串点成线”为思路,在前杨村、山头郑村、杜岙村打造一条集廉政教育、千年古村、红色革命遗址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体验精品线。

三、主要任务

文明实践活动要以群众喜欢的形式,将群众关心关注的主题,分门别类梳理送到群众家门口,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网站、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作用,开展网上宣传,使实践活动在全乡范围内全覆盖。

1、“线上+线下”,学习强精神。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坚持不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扎根基层,以旗帜指引方向、凝聚力量。加强基层“线下”理论学习,充分发挥枫言锋语宣讲团、南屏故事会、南屏乡“老话讲”宣讲团、板凳宣讲团等特色宣讲队伍作用,组织实施理论宣讲进礼堂、进农家、进学校、进田间行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农村群众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同时,拓展深化新煤体理论学习教育载体,采取“网上微讲堂”这类网民喜爱的形式,打造通俗易懂、好看耐看的“枫言锋语”网上课堂,推进“学习强国APP”在全乡党员中的推广运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培育道德先锋,涵养主流价值。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农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以农户为基本单位,重点突出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诚实守信、遵德守礼、邻里互助、讲究卫生等方面内容,认真开展文明农民、道德模范、最美家庭、身边好人等系列评选,通过对标先进,不断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建设的热情,使群众实现“要我改”到“我要改”的实质性转变。

3、“理论+文艺”,丰富文化生活。依托南屏文化研究会、南屏书法协会、南山南农民艺术团、南屏手工艺协会等文化团队,采取“理论+文艺”的形式,将文明实践内容融入到歌舞、戏曲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雅俗共赏的文艺样式中,变“单一教育”为“生动表达”,在各村文化礼堂、田间地头、学校等场所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经常性组织开展天天大舞台、“我们的村晚”、文化走亲、村村巡演等活动,加强群众文化有效供给,培育乡村文化人才,以文乐民、以文育民,提振南屏群众的精气神。

4、正反清单“双对照”,移风易俗增实效。紧扣乡风文明建设工作重点,深入各村开展调研,根据南屏乡风文明中存在的群众认同的好风气和反感的陋习,以正反清单为基础,推行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通过示范村打造全面推动乡风文明的全面提升。同时切实推进婚丧事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宣传倡导、督查整治力度,推动婚丧事简办文明风尚,扭转南屏存在的传统陋习,使移风易俗成为习惯,助推新时代文明新风尚的倡导。各行政村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作用,对各种歪风陋习进行引导、规劝和制止;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进一步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推进村民自治。

5、串联精品线,打造精神高地。全面挖掘南屏特色文化内涵,做好文化遗址的活态传承,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串联成具有南屏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线,打造精神教育高地。前杨村围绕“四知文化”、山头郑村围绕“民国旧址”、杜岙村围绕“粟裕精神”,打造廉政教育基地、同心茶楼、主题公园、将军纪念馆,选择景区、广场等人流集聚点建设故事长廊、历史文化墙、革命故事宣讲室,并推出“重温入党誓词”、爱国教育等系列活动,有效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6、汇聚热血力量,做细志愿服务。以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先进模范、“五老”人员、家庭妇女、乡贤等为骨干,组建类别多样的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常态化开展以环境保洁、绿化养护、垃圾分类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清洁行动”,以文明礼让、文明过马路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出行劝导行动”,以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宣传行动”,以邻里和睦、互帮互助为主要内容的“邻里守望帮扶行动”,以儿童关爱、健康伴成长为主要内容的“春泥计划”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四、实施步骤

1、前期筹备阶段(2月中下旬-4月底)。制定完善工作实施方案并报上级审定。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完成村级工作构架搭建,合理配置各类资源。

2、建设实施阶段(5月-9月)。依托县农村文化礼堂南屏分部,完成南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改造建设。组建乡本级和村级志愿者队伍,作为文明实践活动骨干力量。将前杨村、山头郑村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试点村,扎实推动试点工作。

3、巩固提升阶段(10月份以后)。由县级进行评估后调整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实践所(站)长效化、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压实工作责任。各村要将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成立由乡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南屏乡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宣传,具体负责全乡创建工作。各村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各自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统筹协调落实本村的建设运行工作。要确保我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起步有力、推进有序、工作有效。

(二)强化督查考核。全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进行统一编号,实行台账管理。乡党委适时开展督查指导,总结成绩经验,发现问题不足,及时改进提高,确保文明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乡党委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运行情况纳入各村党支部意识形态目标考核内容,对建设推进不力、运行效果不明显的村和相关责任人要严肃问责。

(三)强化经费保障。将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队伍培训、活动开展等方面,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实践工作顺利开展。

(四)注重舆论引导。乡内外合作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南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经验和成效,挖掘选树报道一批先进典型,为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营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