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建立水生态监测及健康评价体系
“始丰溪流域、白溪流域、曹娥江流域、清溪流域、海游溪流域全县5个流域水质定性评价分级均为优。始丰溪按‘浮游植物密度’评价监测得分90分。”这是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对我县境内流域面积30km2以上的河流开展第二次现场监测时的评价。
本次调查内容包含水生物、水生境、水环境、水资源、水经济等方面,通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监测、分析与调查,对我县县域内的河流水生态系统及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给出了“水和合指数”评分。
“水和合指数”是指综合自然生态(水健康)、社会经济(水安全、水宜居、水富民)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水管护)的水生态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数。通过该指数,可以综合反映县域水生态的健康状况,为我县幸福河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
今年5月,我县对始丰溪浮游植物进行监测,共记录分析了浮游植物6门63种(属),其中绿藻门25种(属)、硅藻门19种(属)、隐藻门和蓝藻门各6种(属)、裸藻门5种(属)、甲藻门2种(属)。优势种为小环藻、舟形藻、三角四角藻、啮齿隐藻、假鱼腥藻。浮游植物密度范围为8.30—24.91万个/L,均值为14.16万个/L。按“浮游植物密度”评价,本次监测得分90分。
开展水生态监测及健康评价体系构建,进行“水和合指数”评价,可以说是我县破除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推出政策性创新,走出的一条水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路子。其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等4类项目,涉及河库岸带、河岸带土壤、沉积物监测、底质沉积物等40余项指标。
今年6月,我县获批河库水生态监测及健康评价体系构建试点,这是全国首个以县域为单元的水生态健康评估试点。
我县境内河道较多、溪流纵横,分属于椒江、曹娥江、白溪、清溪、海游溪五大水系,均属山区性河流,具有源短、流急、落差大、支流多等特点。全县共有水库73座、山塘288座、池塘2522座、河道1112条,河道密度达1.08km/km2。
近年来,我县以县域河道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结合美丽乡村、百项千亿工程等建设工作,大力实施“十廊百河千景”工程,建成了一批“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美丽河湖。
下阶段,我县将根据近期的两次作业情况,调整完善现场监测站点,进一步完善“水和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的权重及评价数学模型,收集涉及评价指标有关的统计、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资料信息。全方位打造水系畅、水色清、水韵悠长的美丽河湖,形成一批新的生态亮点、绿色地标、休闲热点,让城区的河湖灵动起来,农村水系连通起来,城市的水景靓丽起来。
(据《神秀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