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补齐短板 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时间:2020-11-24 09:24 来源:天台新闻网 浏览次数:

11月20日上午,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崔波实地调研“乡村名校”建设。他强调,抓教育就是抓未来,要加大投入,因地制宜补齐教育短板,办好“乡村名校”,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魅力县域和精彩篇章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副县长倪海燕参加调研。

崔波首先来到大公中学,详细了解学校近年来发展情况。大公中学与浙江师范大学开展联合办学以来,坚持“一年上轨道、三年出成绩、六年创品牌”的发展思路,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合作办学取得初步成效。看到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学生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崔波很欣慰。他指出,大公中学要立足自身,借助外力,挖掘潜力,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唱响校园文化品牌,持续把学校做强做优。在石梁学校,崔波饶有兴致地查看了教室、宿舍等硬件设施建设,观看了城乡“同步课堂”教学,并亲切看望慰问了扎根乡村的优秀教师代表。崔波指出,石梁学校要抓住队伍建设这一关键,把握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做出乡村名校建设的“天台经验”,让城乡的孩子共同成长。

崔波指出,近年来,我县践行教育为民的初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出台了既符合天台实际、又体现跨越发展的务实举措,赢得了社会肯定和群众的口碑。打造高品质“乡村名校”,推动乡村教育振兴是我县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一环,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他强调,要强化创新发展,打破固有观念、模式、思维、机制的束缚,创新办学模式,努力把乡村名校做大、做强、做优。要强化数字赋能,努力实现5G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高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独具天台特色的“互联网+教育”发展道路。要强化融入发展,科学布局我县“十四五”期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下的对外教育合作新平台,善于借助外力,将外地名校好的人才、资源、教育教学方法等以多种方式融入到天台教育发展中。要强化典型示范,优化校网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发挥示范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建成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的“乡村名校”。要强化关心关爱,充分保障教师待遇,重视荣誉激励,壮大师资队伍,培养一批优秀校长和业务能力强、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记者 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