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五届“创赢台州”(电商直播)创业大赛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单位:
经研究,决定举办第五届“创赢台州”(电商直播)创业大赛。请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有关单位按照《第五届“创赢台州”(电商直播)创业大赛活动方案》要求,认真抓好落实,确保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附件:第五届“创赢台州”(电商直播)创业大赛活动方案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0月21日
附件
第五届“创赢台州”(电商直播)创业大赛活动方案
一、大赛宗旨
贯彻落实市五届四次党代会和全市“打好疫情防控总体战、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大会决策部署,紧紧抓住电商直播快速兴起的机遇,通过以赛促销、以赛育才,着力发展一批电商直播机构、孵化一批本土“网红”产品、培养一批本土带货达人,助力台州好产品走出去,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吸纳更多人员就业。
二、大赛主题
直播新视角 助力台州造
三、大赛时间
2020 年 10 月份—12 月份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台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台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台州市商务局、共青团台州市委员会、台州市妇女联合会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领导。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大赛的组织实施工作。
五、参赛对象
(一)从事电商直播营销的人员。
(二)参赛选手需以团队形式参赛,成员需至少 2 人,其中必须包含主播和助理。
(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法违纪行为,同时服从组委会工作安排。
六、销售产品
本次大赛销售的产品均来自“好产品台州造”,由组委会协调台州本地生产企业并统一提供。
七、赛程安排
(一)宣传报名。
时间:10 月 22 日—11 月 9 日;
内容:依托新闻媒体、相关网站、新媒体平台等发布信息,做好宣传发动及报名工作;
报名方式:通过指定的网上报名通道(台州人社公众号)填写报名信息参赛。
(二)人员筛选。
时间:11 月 10 日—13 日;
内容:根据报名选手开通达人直播权限、所在地区、擅长带货的品类、销售额等情况,由组委会组成评审组择优确定 60 名作为本次大赛比赛人选。
(三)线上培训。
时间:11 月 17 日—18 日;
内容:对报名参赛且有培训需求的选手开展为期 2 天的线上电商直播专业培训。
(四)选品、抽签。
时间:11 月 19 日;
内容:组委会将产品目录清单提供给参赛选手,参赛选手从中选择适合自己带货的产品种类,报送给组委会。组委会根据参赛选手选择的产品种类,协调企业准备相应样品。60 名参赛选手抽签后分成 5 组,每组 12 人(团队),确定直播时间、直播间号等。
(五)比赛。
时间:11 月 23 日—12 月 2 日;
比赛流程和规则:
1. 比赛期间,每天 1 组进行直播比赛,选手根据抽签确定的直播时间到指定的直播间参赛,每位参赛选手直播带货 2 轮,根据选择的产品的卖点、优惠力度等进行宣导,销售非指定商品,其销售数据不纳入统计范围。
2. 使用直播平台不做限制,所有参赛选手直播间背景贴第五届“创赢台州”(电商直播)创业大赛画面,并体现企业提供的直播产品链接,在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开展直播带货。直播间货品链接必须由组委会提供,不得私自联系供应链、品牌方,严禁刷单、炒信等流量造假及虚假交易。
3. 直播带货销售数据由组委会指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统计结算,比赛期间选手将当天数据截图发送至第三方机构,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统计,每轮比赛结束后公布选手带货销售数据。销售数据最终以 2020 年 12 月 9 日 24 时数据为准。
4. 本次大赛最终以实际销售并有效发货金额作为唯一评定依据,按照该金额进行排名。
5. 参赛选手必须遵守《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所有直播间推广产品必须符合该平台商品营销推广管理标准。违规者取消参赛或评奖资格,已获得的奖金及佣金及时追回,违反法律规定的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六)颁奖仪式。
时间:12 月中下旬。
八、大赛奖励
本次大赛设一等奖 1 名、二等奖 2 名、三等奖 3 名、优胜奖4 名,奖金分别为 50000 元、30000 元、10000 元、5000 元。同时本次大赛参赛选手可获得本人(团队)销售并已确认收货销售额的 10%作为佣金福利。
九、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创赢台州”创业大赛组委会,蔡永波常务副市长担任组委会主任,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人力社保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主任,成员由承办单位负责人组成。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人力社保局,市人力社保局分管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
(二)加大宣传报道。各地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台、网站、微信、微博等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互动活动,吸引电商直播人才参加,最大限度地扩大活动影响,确保本次大赛顺利开展。要全面宣传大赛成果,对大赛中涌现出的优秀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三)落实经费保障。本次大赛遵循勤俭节约的原则,所需经费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