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1023MB1959184P/2020-101170
发布机构: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20-01-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2019年文旅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思路
时间:2020-01-03 11:02 来源: 浏览次数:

2019年,县文广旅体局围绕“名县美城”总目标,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验收为抓手,扎实开展狠抓产业项目、大抓实体经济“两抓”年活动,聚焦“一心两区三镇”、“四大片区” 和“五个百分百”建设,文化和旅游各项工作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天台山入选长三角区域旅游精品推荐目的地,天台县获评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县、浙江省年度旅游发展十佳县,通过省第二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认定,连续三年基层公共文化评估指标全市排名第一。深化“最多跑一次”,推进民宿审批“三证合一”,在全省首创民宿许可备案制度,率先设定行业准入标准,根本上解决了民宿行业“有照无证”的尴尬境地,该项工作被列入全省“三服务”活动月度十个好典型,《天台县探索“文宿”经济 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获张晓强市长批示肯定1-10月,我县共接待游客1836.82万人次,同比增长9.5%,旅游总收入201.69亿元,同比增长10.9%。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党建引领,助推文旅事业开启新进程。一是不断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重要理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全系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兴起新思想大学习热潮。二是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位,履行好岗位职责,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开展文化惠民文艺活动演出百余场,强化文化产品内容监管和文化活动导向管理,把牢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主导权。三是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认真践行“三前工作法”落实“三服务”,纵深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尤其是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验收等工作中,文化和旅游系统全体干部积极作为,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精神面貌合力攻坚,全系统作风得到改进、本领得到增强、工作得到落实。

(二)坚持文旅兴县,机构改革有效落实。以自上而下的机构改革为契机,根据“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原则,充分整合文化、旅游两大部门资源,妥善处理人员转隶、固定资产处置、档案文书管理、办公场所调整等事项。主动对接省市相关单位,做好行政职能梳理工作,制定机关“三定”方案。重新梳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机构改革各项任务快速、有序、高效推进,较好地实现“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的目标。系统性谋划研究“十地”文化资源,着力构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形成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三)坚持“三服务”理念,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一是坚持统一筹划,推进规划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形成评审稿;完成浙东唐诗之路·天台山古道规划评审稿;寒明岩景区入口区正在与投资商对接概念性规划;基本完成塔后片区本草花园产业详细规划方案编制;《天台山风景名胜区龙山景区104国道以西区块详细规划》已上报国家林草局;天台山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规划、天台县文化旅游融合改革试验区创建方案已经开标。二是围绕“两抓”年要求,推动项目双进。出台《天台县2019年度全域大旅游行动计划》,安排全域大旅游项目45个,其中列入“名县美城”十大标志性项目3个,省市县长项目3个,省级重点项目2个。截至11月,已累计完成投资8.84亿元。大琼台核心景区琼台景区一期提升改造工程、金庭湖环湖绿道工程竣工;天台山大瀑布景观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准备工程验收。旅游休闲集聚区及和合小镇项目标一工程已完成预算审价,11月8日已正式发布招标公告(预计11月27日开标);安置区林木采伐正在进行,采伐单位计划12月初完成采伐工作;天桐路西段基础设施项目、螺溪大道项目竣工。寒山农旅集聚区及寒山小镇后岸村和寒岩村完成美丽乡村提升改造工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寒山多彩田园获评市级研学基地,研学游亲子游受到市场热捧。石梁·云端唐诗小镇:绿城综合开发项目酒店与商业街古建施工顺利推进;唐诗主题文宿内部装修方案设计修改完善;唐诗文化精品酒店对外招商。文化中心项目已完成项目前期审批工作,取得施工许可证,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工期36个月。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EPC等待开标。归宗禅谷项目已完成立项等手续办理。法华龙山项目详规已上报至国家林业局,等待批复。街头寒山古城项目在县第四届商人大会正式签约,完成签约79户。和合文化走廊提升项目完成招投标工作,已召开施工协调会。易筋经旅游风情小镇、禅修养生基地项目、桃源小镇等均有条不紊推进。三是坚持“妈妈式”服务,招商引资重点突破。结合前期工作情况,突出重点推介赤城山提升改造二期(济公文化园)、石梁唐诗研学营地项目、山地运动主题酒店、悟道养生谷等一批文旅产业项目,对禅文化茶室、非遗展演中心、中国富春山居图天台卷等招商项目牵头开展招商对接。常态化组织招商项目准入论证会议,对白鹤镇九龙山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建设项目等文旅类产业项目组织招商准入论证,推动和合小镇、抱朴幽谷、街头镇寒山古城文化园、天台小学飞鹤山校区及飞鹤幼儿园4个项目在第四届商人大会上顺利签约。

(四)坚持文化惠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顺利通过省第二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认定,全县基本实现“一县四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非遗馆)、“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一广场”的建设目标,全县千人拥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771平方米/千人二是书香城市加快打造。今年新建四家和合书吧,在工人西路阅读空间内新增读者朗读亭设备,通过硬件升级增强读者体验。陆续举办诗歌诵读会、“你读书,我买单”、阅读马拉松、“经典诗文伴我成长”、“机关讲书大赛”等各类活动,着力打造“天台山人文大讲堂”、“贝贝课堂”、“共读一本书”等活动品牌。三是文化遗产工作屡创佳绩。承办“诗路传薪”——2019年浙江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天台山文旅融合高峰论坛,使传统体育非遗项目在诗路文化带和浙江大花园建设中彰显魅力。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乡村”、“天台山春日非遗集市”、天台县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系列活动,不断扩大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推进文化物化进程。一根藤”制品《福禄寿》挂屏、“天台黄茶”入选首批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三州吹打”在2019浙江省“国乐乡村”展演中荣获优秀奖;《天台一根藤》在央视《中国手作》《探索发现》中播出。四是文艺创作演出精彩纷呈。创作歌曲精品《最爱是天台》,指导《天台遇仙记》成功申报2019年度台州市文艺名家(名团)展演工程。原创排舞《心归》作为浙江省唯一入选的参演队伍参加第二届“戴爱莲杯”群星璀璨人人跳全国舞蹈展演活动,并获“风采之星”称号。“小济公”参加了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彩车巡游活动。特别推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五进三服务”文化惠民下基层演出活动,精心策划组织了天天大舞台乡村文艺展演、“我和我的祖国”大型群众快闪活动、阆中天台文化交流走亲、“我和我的祖国”天台县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歌咏晚会等大型文艺活动。全年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00多场,送电影3700多场。五是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推出“一人一艺”全民艺术公益性免费培训,开设音乐、舞蹈、摄影等二十多个科目,广受社会好评。启动“文艺百师团·美丽乡村行”文化帮扶活动,组织文艺百师团骨干教师深入基层、服务百姓,该活动已在全县15个乡镇(街道)全覆盖,累计培训60场次,培训骨干千余名。

(五)坚持高质量要求,全域旅游纵深发展。一是旅游发展打开新局面。启动天台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申报创建工作。琼台仙谷景区在去年通过4A级景观资源评审的基础上,完成提升改造等待实地检查验收;街头镇山头下村开展3A级景区创建,重点对安科景区等8家3A级及以上景区开展景区复核工作;平桥镇茅垟景区、龙溪乡寒岩景区、泳溪乡外婆湾景区列入省级放心示范型景区创建名单;石梁镇、南屏乡、龙溪乡创建省级景区乡镇顺利推进。出台《天台县2019年A级景区村庄创建工作实施方案》100个A级景区村验收工作全面铺开,新编制100个A级景区村庄画册,并在美丽乡村现场会上发放二是片区化发展领跑乡村振兴。按照“片区带全域、组团促互补”思路,深入“三服务”工作,组建专家指导团,设立党员服务岗,推进安科、张思、塔后、后岸四大片区的改造提升,着力打造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的新标杆。组织拍摄寒山农旅集聚区和后岸村的专题宣传片,参与省美丽乡村现场会的村庄氛围营造工作,全面指导四大片区内游客中心、厕所和民宿的文化植入方案,推进文化主题民宿和文化主题厕所的改造提升工作。三是旅游业态发展丰富多样。以机构改革为契机,以“十个一批”文旅项目为抓手,充分整合文化、旅游两大部门资源,加快文化物化产业化进程。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用好流转农房和下山移民保留村资源,编制《名县美城·诗意栖居》民宿招商手册,出台《关于加快打造民宿3.0(文宿)的工作实施方案》,完成编制文化主题民宿标准初稿,参与编制《天台县民宿管理办法》,协同破解民宿“开业难”问题,建立民宿指导团,助推民宿打造文化主题,构建产业体系,推动民宿产业优化升级。《天台县三个“深化”解决民宿农家乐难开业问题》被列入省“三服务”活动月度十个好典型,天台文宿工作登上《台州日报 》头条 ,专报 天台县探索“文宿”经济 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获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六)坚持统一策划,营销活动爆点不断。一是旅游品牌更加响亮通过浙江之声品牌节目“星空朗读会”、浙东唐诗路研学高峰论坛和重走霞客路古道徒步等系列活动,凸显“研学天台山 诗路霞客行”的活动主题,提前办节,抢占旅游日活动的宣传先机,进一步提高“中国旅游日·首游天台山”和“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品牌。二是市场营销更加精准。成立浙东唐诗之路营销联盟,强化区域旅游合作,着力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巩固长三角客源市场,拓展中远程客源市场,提升“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完成《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调整,补充拓展长线旅游客源市场内容。在宁波、上海、温州、杭州、金华、绍兴等地举办天台山旅游推介会、疗休养和研学产品发布会,同时与旅游集团、总工会、农家乐协会、旅行企业等开展紧密合作,进一步与宁波都市圈进行对接。三是文旅融合品牌不断升级。以研学和疗休养市场为重点,设计天台山疗休养旅游体验产品,更新“慢游天台山”手册,制作全新的唐诗主题宣传画册、宣传视频和宣传广告,绘制天台唐诗手绘地图、编撰《解码神秀天台》天台十地书籍。与省委宣传部合作在杭州萧山机场候机厅以大幅广告和灯箱的形式展示天台的文旅美图。在上海地铁一号线开通“天台山号”地铁专列,做深上海旅游市场。组织“百县千碗·和合天台”评审活动,修编《天台山味道》美食图册,代表台州参加“一家人一桌菜”诗画浙江百县千碗活动。

(七)坚持强化监管,维护文旅市场繁荣稳定。一是狠抓文化旅游市场监管。针对景区、网吧、娱乐场所、电影院等重点场所,落实假日备勤和晚加班制度,完善节假日市场检查方案。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集中销毁违法音像制品4500余张、非法出版物10000余册、侵权汽车座垫500张,游戏机6个,非法卫星接收设施5套。今年来,出动执法检查373次,出动941人次,检查943家次,立案查处21起,警告8家次。二是加强执法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文旅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平安建设“片区长”制,推行“首席安全官”制,加强旅行社用车管理和游客实名制登记管理,制定天台县文化和旅游市场“两个安全”问题闭环“五步法”。利用“互联网+监管”系统平台定期开展“双随机”抽查,推进“浙政钉·掌上执法”,开展应用培训,制定检查目标及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方案,全面实现100%掌上执法。组织全县文旅企业集中消防演练4次、与相关文旅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115份、在文旅企业选拔培训“首席安全官”79名。三是抓服务品质提升。“家·天台”全域旅游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完成“家·天台”规范第二部编制。指导万众旅行社三星级旅行社复评,华顶旅行社五星品质旅行社评定。举办全域旅游品质大培训、导游继续教育培训等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旅游投诉48起,结案48起,结案率100%,无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旅游质量投诉。

二、2020年工作思路

2020年,文广旅体局将继续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名县美城”战略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裂变发展为总要求,抓牢文旅融合示范县创建,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加强系统谋划,以大建设、大提升促进大融合为抓手,推动我县文旅事业繁荣兴盛,努力打造成为全省“大花园”建设的样板地。重点实现5个新局面,即文旅融合改革出新蓝图,全域旅游创建出新成果文旅项目建设出新形象文旅融合培育出新业态,文旅服务开拓出新方式。

(一)文旅融合改革出新蓝图。编制天台县文旅融合改革试点创建方案,积极申报省文旅融合改革试点县,全面启动文旅融合改革试点工作,明确试点方向:一是文化基因解码。围绕唐诗、和合、佛道等特色文化资源,探索特色文化研究、文化 IP打造、文化遗存保护、非遗传承创新等文化基因解码。二是文旅融合产品开发。依托八大文化、“十个地”,推进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相互融合,深度开发诗路研学研修、诗意休闲度假、诗性文化体验、诗情文创演艺等四类文旅融合特色产品三是文旅融合平台载体构建。依托文化与旅游小镇、高能级旅游景区、特色文化乡村等平台,加强文化内涵挖掘、嫁接,创新平台建设运营机制,构建文旅融合平台载体体系。四是文旅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依托“一号工程”工作机制、旅游统计改革试点、佛道国际交流等特色做法基础,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工作机制、统计体系、开放合作机制、要素保障机制等体制机制创新探索。

(二)全域旅游创建出新成果。一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启动省A级景区城创建。加强与省文旅厅、市文旅局的工作沟通,争取天台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早日列入创建名单,并指导度假区积极开展创建申报工作。二是A级景区创建。对南屏旅游景区等6家A级旅游景区开展等级复核,进一步督促景区提升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启动新一轮放心示范景区创建工作。三是A级景区村创建。摸清底数,挖掘潜力,提早谋划,针对50个景区村和60个旅游厕所,充分发动乡镇(街道)和村庄力量、文旅深度融合优势,确保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争取创成5个以上3A级景区村。四是“旅游+”基地创建。帮助做好康能公司和红石梁公司的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着力在开发专门旅游产品和拓展体验互动项目上下功夫,高质量打造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三)文旅项目建设出新形象。一是加快规划编制。浙东唐诗之路•天台山古道规划设计启动施工图设计;天台山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规划形成评审稿;北部旅游综合交通规划完成评审报批。做好寒明岩景区概念性规划的指导与服务,适时启动天台文旅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天台文旅资源普查工作。二是加快项目进度。继续抓好“一心两区三镇”建设,重点推进文化中心项目,助力名县美城十大标志性工程。稳步推进绿城综合开发项目、易筋经旅游风情小镇、归宗禅谷、法华龙山旅游文化项目、无极崖运动项目、天台街头寒山古城等项目,确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项目实际问题,加快项目进程。三是加大招商力度。进一步对我县文化和旅游招商资源和项目进行梳理,及时更新招商手册,做好招商引资项目上报工作。发挥好文旅产业专业招商组的牵头单位带领作用,对文旅类招商项目及时组织准入论证,为项目招商提供好“妈妈式”服务。

(四)文旅融合培育出新业态。一是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出台《天台县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实施方案》,加快唐诗文化的活化、物化,做深、做大“融唐诗”、“唐诗融”文章,加快沿线文物资源的挖掘开发,发挥非遗资源优势,围绕唐诗文化创作戏剧、舞蹈、演艺等。二是推进民宿3.0工作。完善文化主题民宿补助政策和工作机制,动态流转闲置农房,加大招商力度,重点推进四大片区的民宿改造提升工作,确保打造10家以上文化主题民宿。三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公共文化建设提升工程,新增至少2家和合书吧,建设十大民间博物馆、民间图书馆。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公共电子阅览室”等重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提高使用效率,做到建、管、用、育并举和并重。

(五)文旅服务开拓出新方式。一是推进“互联网+监管”。主动“拥抱科技”,逐步实现从“人防”向“技防”的转变,2020年争取实现无人机巡查文物场所;建立健全网络巡查机制,建立标准化的调查询问室;进一步推进“互联网+监管”平台及“浙政钉·掌上执法”APP的运用。二是落实市场监管。强化日常检查与“双随机”抽查有效结合,采用“双线检查、分类处理、回头再查”等形式对事故隐患采取挂牌督办等措施予以整治,依法开展执法检查活动,确保监管到位三是加强培训指导。举办天台山景区景点讲解员培训班、文旅行业素质工程提升培训班,开展文旅行业安全救援逃生演练,组织第六届天台山金牌导游大赛,提升导游人员职业技能,鼓励、指导宾馆饭店进行星级饭店、特色文化主题饭店、绿色饭店、品质饭店等评定。四是推进全域旅游标准化。“家·天台”服务标准化工作争取2020年底完成创建,根据国标委安排,在年底完成验收,省级标准化项目争取同时完成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