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兆葵
“我‘虐’天台千百遍,天台待我如初恋”“天台是一方奥拓开进去,奥迪开出来的投资热土”……7月31日下午,我县在杭州召开国央企暨上市公司合作项目推介会,期间,各地企业家现身说法,为我县营商环境点赞。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对于城市营商环境的好坏是最敏感的。“天台国大综合体项目从2013年6月份拿地开始,期间经历前期审批、工程施工、项目验收、住宅开盘、商场招商以及酒店开业,包括目前酒店、商场的正常经营,这些年来,我对天台最大的感受就是服务服务再服务、效率效率再效率,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我感受非常深刻。”作为我县曾经重点招商引资的参与方,也是实实在在的受益方,浙江国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董益彪说道。
“如今,浙江各地都在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但是在天台根本就不用跑。”董益彪说,我们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碰到困难或者问题了,只要一条消息、一个电话或者一份报告,相关部门直接上门服务、现场办公,促进问题解决,这样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在天台投资兴业更安心、更顺心。
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的服务质量好、办事效率高、投资成本低,企业就会到哪里发展,资金就会往哪里聚集。当天与我县签订总投资70亿元集乘·天台智能橡胶产业园项目的三力士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琼瑛说,很多地方政府都问我们,这么大的项目,为什么选择落户天台?抛开与天台的缘分不说,更多的是在与天台政府部门接触过程中如沐春风的感觉,让我们相信落地天台是正确的选择,希望这个项目落地,能够为天台建设添砖加瓦,让三力士与天台的发展比翼齐飞。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营商环境建设关系天台的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县坚持“刀刃向内”,实施自我革新,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成立全省首个县级行政审批局,变31枚公章为“一枚印章管审批”,真正做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实施企业投资项目组团式全包服务,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30天”,常态化企业开办从受理到领取税务发票仅需1个工作日。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县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成立天台民商投资中心,撬动超百亿元民间资本,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同时建立民营企业互助基金“天和联”公司,累计办理转贷过桥资金百余亿。畅通政企常态化结对走亲机制,创新组建企业直通服务平台,整合32个部门职能,为规上工业企业和限额上服务业企业提供专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