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30026839925/2019-77679 | ||
---|---|---|---|
发布机构: | 天台县科学技术局 | 发文日期: | 2019-04-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新长征为主抓手,推进科技创新大环境、大平台、大主体、大项目、大集聚机制建设,推动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天台县列入全省首批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荣获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
一、2018年科技工作情况
(一)科技创新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科技进步领跑全市。根据2017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显示,全县实现全社会R&D经费支出3.6亿元,同比增长18.7%,增幅全市第三;R&D经费占GDP比重1.57%,比去年提高0.12个百分点,增幅全市第三;拥有R&D活动人员1356人,同比增长10.8%,增幅全市第三。企业创新动能有效激活,全县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2.02%,比去年提高0.33个百分点,增幅全市第一;企业R&D人员占企业从业人员比重7.03%,居全市第一;全县拥有开展R&D活动企业56家,同比增长16.7%,增幅居全市第三;开展R&D活动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38.62%,比去年提高4.34个百分点,增幅全市第二;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24.83%,居全市第一。高新产业和战略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68.34%,居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企业占工业企业比重20.93%,居全市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71%,居全市第二。科技创新产出明显提升,全县实现专利授权指数1928,同比增长18.7%,增幅全市第二;实现工业新产品产值率41.65%,居全市第二。
(二)全面优化科创环境,提供创业创新坚强保障。一是继续走好科技新长征。去年,我县在全市率先出台《天台县科技新长征实施意见》,提出到2021年要实现“12345”战略目标和“八十、八翻番”工作目标。从两年来的运行情况看,天台县科技新长征扎实开展、态势良好。比如:中德交通科技产业园落地天台;天台县果蔬农业科技园区列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名单并挂牌,2018年全省共创建6家,全市唯一一家,比“先培育后创建”的原目标,提前三年完成任务;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已委托浙江省火炬生产力有限公司编制创建方案;天台县创新中心已开工建设;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县创建按计划推进;出台《天台县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X)总体规划》。科技新长征提出的指标任务,大部分都已经完成过半。二是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建设正式启动。今年年初,天台县列入全省首批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赴省、市相关部门对接工作,并在年初召开的全县深化改革大会上听取了联系点创建工作专题汇报。6月初,召开天台县人才科技发展大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为全县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工作及联系点创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18年作为联系点创建的首年,我局对照联系点建设要求,制定出台《天台县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实施方案》。今年,省科技厅对全省创新改革联系点组织实施一批全创改革新型产学研合作项目,我县名额5个,目前已申报推荐7项。三是政策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出台和修订《创新券推广应用管理办法》《专利奖励办法》《科技型企业“双十强”评价办法》等一揽子政策,进一步激活社会创新活力。建成“人才科技专员”队伍,县四套班子领导以及140余名在职县管干部为全县规上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形成“全域扶科”的天台特色。在全市率先建成天台县科技云服务平台(全省第二县),让“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全面实现科技业务办理的“零跑腿”。牵头制定《产业用布产业集群培育工作方案》,加快推动产业用布行业提质增效和集群发展。
(三)深入推进创业创新,打造众创空间升级版。近年来,我局坚持让市场主体“唱主角”,市场化、高起点打造众创空间。目前,全县建成众创空间4家(分别是爱合伙众创基地、魔方空间、金恒德创新创业苗圃工场、圆圆电子商务产业园),其中爱合伙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魔方空间被评为省级众创空间。2018年,圆圆星创天地被认定为国家级星创天地,金恒德创新创业苗圃工场被认定为市级众创空间。我县的众创空间已形成城市综合服务性、产业链整合型、农旅服务型的多层次格局,县域众创空间模式走在全省县级前列。经过两年市场化运作,全县众创空间市场估值翻番,孵化毕业企业17家,获得不同阶段投融资3000万元,带动就业人次3000余人。同时,一批创业创新项目脱颖而出,例如:博拉科技被列入台州500精英创业人才项目,并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天台度过”打开天台县旅游产业发展新思维,被作为台州市唯一一个女性创业创新项目推荐参加省级比赛;魔方空间与银轮公司联合组建的银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产业信息化建设、智能装备制造注入新动能,等等。
(四)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巩固科技创新主阵地。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由科技局牵头国税、财税等部门开展组团服务,进一步加强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的梯度培育和分类指导,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2家。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着力培育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等载体,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和研发活动。今年,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奥锐特药业,全县总数突破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家(四海)。天成公司海外研发机构被认定为省级海外研发机构,今年全省共4家。新银象公司列入26县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德斯泰列入省国际合作重大专项。天成自控的“机械悬浮叉车座椅”项目荣获台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康和机械荣获二等奖。
(五)提升科技合作层次,做强科技创新助推器。今年,我县与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大台州研究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成浙江理工大学天台产业用布研究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天台数字经济研究院、宁波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浙大台州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出台《校地合作联盟中心入驻单位绩效考核办法》。目前,我县已与10家高校院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建成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10家,近两年累计实现产学研合作项目金额3000万元,为天台县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创新资源,例如浙江大学与新维士合作的茶叶叶果两用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国内技术首创;刘人怀院士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项目与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对接中。深入实施院士智力集聚工程,沈寅初、陈十一两位院士专家团队组成的圣达院士工作站成功创建省级院士工作站,宁波大学赵玉芬院士、陈剑平院士和南科大陈十一院士先后造访天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刘人怀院士在万胜公司建成市级院士工作站。
(六)延伸科技服务领域,强化科创资源支撑。一是深化知识产权服务。深入推进省级区域知识产权示范县创建工作,出台《省级区域知识产权示范县创建实施方案》《2018年省级区域知识产权示范县创建行动计划》,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加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选择一批知识产权优势明显、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发展成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目前,全县共建成省级专利示范企业6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34家、县级专利示范企业35家。银轮、华基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标准》认定。德斯泰公司开展专利权质押贷款,共获得浙商银行授信2200万元。二是加快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坚持把企业上市培育作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扩大企业科研力量的关键一招,做好做细高新技术企业这张股市“入场券”,做精做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募投项目这张股市“增值券”,全力做到拟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覆盖”和已上市企业“省级研发机构全覆盖”,强力助推科技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今年,天鸿公司计划上市,我局进行专项跟踪服务,加快培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助推上市步伐。银轮、圣达药业等上市公司利用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作为募投项目,有效拓宽股市融资渠道。目前,全县认定拟上市科技型企业16家,金融机构对82家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29.82亿元(新增15.36亿元),同比增长108.63%。三是加强民生服务。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广大农村基层创业服务,引导科技要素和资源向农村有序流动。截至目前,我县科技特派员共累计推广新技术385项,引进新品种498个,实施科技项目252项,引进各类项目资金6637万元,带动农民增收6.42亿元。2018年,我县科技特派员工作荣获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第四次获得此荣誉,全市唯一。深入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天台赤城地震台“三代”改造工作列入全省首批改造单位,省市地震局多次来天台考察调研,对工作予以高度肯定。
二、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是科技新长征实施中期,是推动科技新长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近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全省科技创新的五十条措施和“五倍增、五提高”的目标,并再次强调要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要打好科技创新工作的组合拳,同时计划对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和财政科技投入增幅双下降的市县,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等相关考核中不列入优秀等次。因此,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一)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完善县域科技创新体制。一是继续走好科技新长征。围绕《天台县科技新长征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紧盯“12345”战略目标和“八十、八翻番”工作目标不变,进一步加强县科创委运作和部门协作配合,切实落实科技新长征各项任务。明年科技新长征要聚焦全社会研发投入、财政科技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企业培育、创新人才引育、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二是深入开展省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建设。对照浙江省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建设要求,对标检查抓落实,争取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取得一些新突破。要对标新昌县、长兴县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模式,健全科技创新网络体系。紧密结合“三服务”活动,加强对“人才科技专员”队伍的建设管理,深化联系结对模式,加快为全县规上企业提供“妈妈式”的创业创新服务。三是引导全社会加大创新投入。全社会R&D经费支出、财政科技投入将作为政府班子实绩考核、经济工作责任督查考核和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主要指标,因此下阶段要研究出台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的激励政策,全面落实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创新券等激励普惠政策,激励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要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障财政科技投入。
(二)加快打造产业平台,集聚高端创新创业资源。一是推进创新中心(综合体)建设。加快天台县创新中心建设,同时依托创新中心,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院所和行业协会及专业机构参与原则,以大车配、时尚车品、产业用布、现代农业、橡塑等产业为基础,打造集创业孵化、创意设计、人才引育、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二是做大做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天台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确定一个四至范围清晰、面积不少于1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较为充裕的功能分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动园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载体,力争2019年列入创建名单。三是推进现有省级产业平台建设。继续推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充分发挥产业平台作用,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县现代农业新技术集成转化的重要核心载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农业创业创新的重要阵地。同时要完善浙江中德(台州)产业合作园天台交通科技园区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效应好的科技项目,全力将其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引领区。
(三)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一是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加强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的梯度培育和分类指导。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象库建设和结对帮扶机制,推进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改造和应用,加大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升改造力度,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要加强政策引导与扶持,激发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中小微企业向发展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二是大力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大力培育一批企业研发机构,尤其是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和省级企业研究院的建设,进一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开放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并购、合资、参股等方式,在海外、县外、高校院所内建立异地研发机构并提供政策补助。探索建设研发和人才“飞地”发展模式,推动技术成果和人才团队在“飞地”集聚,并为我县所用。三是实施产业“卡脖子”技术攻坚项目。紧扣六大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和传统产业优化提升的技术需求,加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力度,组织实施一批高新攻关项目,加快支撑新经济快速发展。着力提升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承接能力,鼓励引导企业承担国家、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引导龙头骨干企业主动对标全球领先企业,建立对标指标体系,强化核心技术研发,致力于成为全球细分领域的领军者。认真谋划、储备引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项目,提升产业发展投资力度。四是加强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深入实施融合发展战略,加强与军工单位深度合作,积极争取建立融合协同创新平台、融合中心,促进军民两用技术转化应用。鼓励支持骨干企业与军工科研院所共建研发平台,承担军工科研项目,力争在融合项目实施上有所突破。
(四)统筹整合要素资源,构建最优创新生态系统。一是深入推进科技合作。推进浙工大天台研究院、北化天台产学研合作中心、航天十二院天台研究所、浙江理工大学天台产业用布研究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天台数字经济研究院、宁波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浙大台州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建设,加快宁波大学天台县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输送。实行“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企业与现有合作高校院所的合作联系。鼓励骨干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创新利益共同体。深入实施院士智力集聚工程,进一步发挥沈寅初、陈十一、刘人怀院士专家团队组成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吸引更多院士专家、优秀成果向天台集聚。二是打造众创发展高地。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行动,构建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孵化器等多层次的创业创新平台,2019年力争新增省级众创空间1家。深化众创空间等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初创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步伐。鼓励引导市场主体筹建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选择布局一批符合产业导向和需求的小微企业进行孵化加速,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三是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推动实施上市挂牌“双十”行动计划,加快科技型企业对接资本市场,重点鼓励引导拟上市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做精做强股市“入场券”。加强银行金融产品、风险投资、政府引导基金的有机结合,构建集融智、融资、融商为一体的科创金融体系,大力推行专利权质押贷款、科技贷等业务。支持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鼓励现有科技支行做精做大科技企业贷款业务,力争新增科技支行1家。四是加快创新人才引育。全面贯彻落实《人才新政三十三条》,畅通省内外高校院所等事业单位高级专家离岗来天台创业创新“绿色通道”,着力引进培育一批能够突破产业关键技术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领军型创业创新团队。五是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惠民行动。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广大农村基层创业创新和提供科技服务。进一步提升农业研发创新能力,创建一批农业企业研发机构和农业科技型企业。同时在美丽乡村、五水共治等工作中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用地、金融服务、技术成果、人才团队等方面保障,加快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六是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是我县科技创新的短板之一。要加强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加快发展技术经纪、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财务咨询、法律顾问等第三方专业化服务,形成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要推进科技大市场建设,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形成双向互动的技术供需、技术交易服务和技术交易保障三大体系。鼓励企业购买引进先进技术成果,开发转化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新产品。七是营造创新创业最美环境。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深化天台县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运营和社会数字化管理,推动民生领域的“互联网+”应用,为营造创新创业最优环境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