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戒措施法律及政策依据
附录
惩戒措施 | 惩戒措施法律及政策依据 | 实施单位 |
(一)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日常巡查和随机抽查次数,按要求定期报送工资发放情况。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 | 省人力社保厅 |
(二)依法暂停审批其新的重大项目申报,限制取得政府性资金和社会保障资金等支持,核减、停止拨付或收回政府补贴资金。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 | 省发改委、省财政厅 |
(三)限制参与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和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 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国资委 |
(四)撤销其相关领域的荣誉称号,禁止参与评优、评先。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 第五部分第一条 完善以奖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运行机制是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各系统协调运行的制度基础。其中,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直接作用于各个社会主体信用行为,是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 《关于印发<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明委〔2015〕6号) 第七条 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产生道德滑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所在属地管理责任部门向中央文明办提交调查报告,经中央文明办批准后撤销荣誉称号,收回奖章和证书。 (三)生产经营活动严重失信的; (四)违反环境保护、计划生育、民族团结和税务、工商、安全生产政策法规的;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工人先锋号评选管理工作暂行办法》(总工发〔2011〕77号) 第七条 评选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工人先锋号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职工,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推荐评选审批程序,接受群众监督。 (四)有拖欠职工工资,欠缴职工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生育保险,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未组建工会,未建立职代会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关系不和谐,能源消耗超标,环境污染严重等情形之一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当年不得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严重职业危害或群体性事件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自事发起三年内不得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0号) 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将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作为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参考。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实行分类分级、动态监管,建立健全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犯消费者、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市场主体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守信主体予以支持和激励,对失信主体在经营、投融资、取得政府供应土地、进出口、出入境、注册新公司、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获得荣誉、安全许可、生产许可、从业任职资格、资质审核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或禁止,对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行市场禁入制度。 | 省发改委、省人力社保厅、省工商局、省国资委、省文明办、省总工会
|
(五)对其享受各类优惠政策时审慎性参考,按规定实行出口退(免)税差别化管理。 | 《浙江省企业信用联合奖惩实施办法(试行)》 《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 第二十六条第(六)项 限制享受财政资金补助等政策扶持;第(九)项 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和省规定可以采取的其他惩戒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51号) 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应将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嵌入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领域、各环节,作为必要条件或重要参考依据。充分发挥行政、司法、金融、社会等领域的综合监管效能,在市场准入、行政审批、资质认定、享受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任职资格审查、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银行信贷、招标投标、国有土地出让、企业上市、货物通关、税收征缴、社保缴费、外汇管理、劳动用工、价格制定、电子商务、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消费品安全、知识产权、环境保护、治安管理、人口管理、出入境管理、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建立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失信约束机制,对违法失信主体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建立各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推动将申请人良好的信用状况作为各类行政许可的必备条件。 | 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 |
(六)加强行业自律监督,在行业内予以通报和限制。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 | 省经信委、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商务厅 |
(七)作为金融机构评级授信、信贷融资的重要参考依据。 | 《关于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 《贷款通则》 第十七条 借款人申请贷款,应当具备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不挤占挪用信贷资金、恪守信用等基本条件,并且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有按期还本付息能力,原应付贷款利息和到期贷款已清偿; | 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
(八)建议暂停或者撤销相关认证资格。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 | 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 |
(九)列入行业“慎用劳务企业”名单。 | 《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 第二十六条第(二)项 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退出)措施。 | 省人力社保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 |
(十)工程项目违法转包、分包造成严重拖欠工资的,可以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第六十七条 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 | 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发改委 |
(十一)查询被惩戒人工程中标、建筑(劳务)合同备案、设立或参股公司等情况,形成信息交换共享机制。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 第五部分第一条 建立多部门、跨地区信用联合奖惩机制。通过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多部门、跨地区信用奖惩联动,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 省发改委、省人力社保厅、省建设厅、省工商局 |
(十二)通过新闻媒体和信用浙江网等平台向社会公布。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 第十九条 大力推进市场主体信息公示。严格执行《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加快实施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 对企业注册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基本信用信息以及企业年度报告、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进行公示,提高市场透明度,并与国家统一的信用 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有机对接和信息共享。支持探索开展社会化的信用信息公示服务。建设“信用中国”网站,归集整合各地区、各部门掌握的应向社会公开的信 用信息,实现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询,方便社会了解市场主体信用状况。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网站要与“信用中国”网站连接,并将本单位政务公开信息和相关市场主体 违法违规信息在“信用中国”网站公开。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第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以下简称其他政府部门)应当公示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下列企业信息:(1)行政许可准予、变更、延续信息;(2)行政处罚信息;(3)其他依法应当公示的信息。其他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也可以通过其他系统公示前款规定的企业信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政府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实现企业信息的互联共享。 | 省发改委、省人力社保厅、省工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