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1023MB1959184P/2018-101167
发布机构: 天台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发文日期: 2018-07-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县文广新局2017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8-07-03 11:00 来源:南京大汉 浏览次数:

  县文广新局2017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以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建设“名县美城”为目标,着力打造文化示范区,大力文化惠民各项工程,加快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抓重点、求深化、创特色、促和谐,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9月底台州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台州市9个县(市、区)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我们天台位居第一名。

  一、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自2015年台州市成功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以来,我们积极响应,认真准备,严格按照示范区工作要求,并对照验收标准要求,精心组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快速稳步推进。示范区创建考核项目共有33项具体的考核指标(包括27项考核指标、6项加分项目),创建时间为2015年-2020年,截至目前,33项指标已经基本达标。

  二、文化发展基础有了新进展

  (一)文化阵地日趋完善。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61家,使其成为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阵地。总投资4800万元的新图书馆也已经完成重新选址,春节前开工建设。在全县建成了4个24小时图书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天台非遗馆开馆今年1月16日开馆,我县的非遗有了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租赁了国大容园商铺1600平方和原卫计局办公大楼2000平方用于建设图书馆分馆。图书馆面积从1658平方米,提高到目前的6100平方米(包括24小时图书馆和租赁房屋)。逐步推进乡镇图书分馆建设,完成平桥、白鹤两个省级中心镇的图书分馆和文化馆分馆,并已投入使用

  (二)文化活动丰富多彩。9月13日,我们承办了2017年浙江省文化礼堂乡村排舞大赛,并借此机会举办万人《小济公》排舞展演活动,场面壮观,反响热烈,进一步扩大了济公文化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镇文化站等基层文化阵地,常年开展送戏下乡、大型文化活动、文化走亲、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和送讲座展览等工作。截至11月份已完成重大文化活动演出近112场、“文化走亲”演出近29场、送戏下乡280场、送书27382册、送讲座展览85场。同时,推出创新项目“一人一艺”全民艺术公益免费培训计划,类别有舞蹈、声乐、戏曲、书法、乐器、摄影等十几个科目,培训2000多人、6家社会民间艺术培训机构参与。

  (三)文化团队不断壮大。建立完善了点对点文化结对帮扶机制,由专业文艺团队帮扶农村文艺团队,提高群众性文化活动效果,全县建有各类文艺团体2091支。全力打造“天天大舞台”文化品牌,深挖农村文艺资源,探索了一条“政府投入小、社会影响大、百姓参与广、群众得实惠”的文化惠民新路子。

  (四)文艺精品打造有了新的突破。与央视联合打造了52集大型动画片《小济公》,获得全省“五个一”工程奖,收视率荣登全国第一。与浙江歌舞剧院联合打造的大型音乐剧《天台遇仙》,已在全省各地巡演,目前该剧本正在改造和提升,将实现本土化常态化演出。我县的文化金名片佛道音乐会,从11月开始在县旅游集散中心剧场进行常态化演出。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筹备中华(天台山)和合文化与“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文艺晚会,推动天台山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有了新提升。

  (一)文物保护卓有实效。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全面系统地编制《天台县文物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启动10处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项目总投入1704万元。今年,我县有五处入选第七批省文保单位,创历史申报成绩之最,至此我县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12处,县级文保单位45处。。

  (二)非遗项目大放活力。做好台州市第六批非遗名录的申报工作,6月10日市政府公布的第六批台州市非遗名录中,“天台铃医文化”、“天台陈氏蛇伤疗法”,“天台坐唱”、“ 银饰纯錾刻技艺”等4个项目被列入。完成了天台县第四批传统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并在文化遗产日期间进行表彰,评出的文化艺术之乡2个,非遗传承基地2处,特色队伍10支、民间艺术家5人、农村干部文化示范户5家,传统文化优秀骨干10人、非遗传承人52人。

  (三)非遗活动火热开展。大力开展非遗进乡村和非遗进校园活动。将非遗项目纳入“送戏下乡”、“文化走亲”等文化惠民工程,开展非遗项目活态展演,传承和发展民间传统文化。举办“天台记忆”非遗专题展、参加云端小镇“天街”开街暨全球招商等非遗宣传活动90多场,展示各种非遗项目100多项。鼓励乡镇举办各具特色的民俗节庆、传统庙会活动,形成一批独具天台民俗特色的文化活动精品。针对“寒山拾得”传说召开了3次研讨会,总计60多人次参加。

  三、文化创意产业上有了新气象。

  (一)社会力量办文化热情高涨。出台了《天台县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天台县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等政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今年拟出台《天台县非国有博物馆奖励扶持办法》,大力推进十大博物馆建设,今年建成3个,分别是天台山民俗博物馆、和合人间文化园和家风家训馆。另外,天台山艺术馆也已立项。

  (二)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上半年,5000万以上文化产业项目开工6个,签约1个;新注册影视文化公司4家,投资开拍影视片2部;影视名人村项目已明确选址,引进了刘志江影视名家工作室。同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实施借力发展。编制完善了«天台县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推介手册»,储备重点文化产业项目30余项。台州工艺美术馆有限公司和台州传统工艺博物院入选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122工程。

  四、文化市场繁荣有了新贡献。

  (一)坚持以内容安全为中心,维护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秩序。实行双随机与日常巡查并轨制度,强化市场监管。2017年度,共出动检查人员805人次,检查场所1111家次,市场良好率99℅。大力查处违法行为。通过日常巡查和举报受理,2017年度共查处案件14起,办结13起,特别是对一些社会关注度高的违法行为,顶住压力,坚决予以查处。

  (二)部门协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将文化市场举报纳入全县接警中心平台,实行联合接警和12318举报并轨,与市场监管平台实行对接等,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举报工作。同时,坚持安全生产“三个必须”、“属地管理”和部门监管权限等原则,做好问题线索与隐患的抄告。今年以来,我局共发出案件线索和安全隐患函40余份。

  (三)稳步推进各大专项行动。积极推进“清源”、“净网”、“秋风”、“护苗”、“固边”专项行动。全面整治文化市场消防安全问题隐患,构筑安全长城。大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和平安天台创建工作,实行分片包干制度,发动全局力量,落实场所蹲点机制,在各项创建工作中取得较好成效。

  存在问题

  2017年我县公共文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更加充裕、生活更加幸福。公共文化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赞扬。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城区群众文化阵地不足,规划之后,文化设施老化严重。县图书馆为二级馆,实际使用面积严重不足,导致图书藏书量、流通率等文化发展指数指标相对落后,新图书馆项目进度有待进一步加快;县文化馆现有面积3049平方米,虽然县文化馆已被确定为一级馆,但馆舍档次不高,场地破旧;县全县唯一的国有剧场天台影剧院被鉴定为c级危房,无法使用。

  二、农村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突出。目前我县镇、村两级都建起了文化站室和农家书屋,配备了一定设施,但由于一些镇村重视程度、机制管理、经费人才等问题,加之自然环境较差,阵地作用发挥不突出,少数甚至闲置;

  三、文化专业人才老龄化,引进人才较难,人手紧缺。县一级文化方面的人才,特别是群众文化辅导人才严重不足。镇文化站基本上没有专业人才,文化干部缺乏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专业才能,严重制约了事业发展。

  四、重点项目、重点工作推进缓慢。新图书馆因涉及重新选址问题,导致项目之后,现已重新确定选址,相关工作正在进一步推进。24小时图书馆因选址和消防等问题,进行相对缓慢,有待加快。

  2018年工作思路

  1、一是严格对照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再次逐项分析研究,整改落实,补齐短板,全力冲刺,迎接2018年文化部的验收。

  2、注重文旅融合,抓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

  3、实现《天台遇仙》本土化常态化演出,继续开展“天天大舞台”乡村文艺展演活动和“一人一艺”全民艺术公益免费培训计划。

  4、加快新图书馆建设进度,确保顺利推进,力争在2018年春节前开工。

   5、举办2018“文化与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活动,举办传承人培训班,组织非遗对外宣传和交流,举办“非遗走亲”。

  6、抓好文物保护和古村落建筑群保护开发

  7、大力推进十大博物馆建设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力度,繁荣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