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30026831081/2010-122434 | ||
---|---|---|---|
发布机构: | 县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2010-03-3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天台县统计局关于2009年
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社会和谐程度不断提高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五保六提升”为总体要求,以“工业平台建设年”和“旅游产业推进年”为抓手,从容应对战危机,全力以赴保增长,尽心竭力保民生,迎难而上保稳定,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一、综合
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01.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67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45.98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48.31亿元,增长9.1%。三次产业比例由2008年的8.1∶45.6∶46.3调整为2009年的7.5∶45.1∶47.4。人均生产总值(GDP)17827元,比上年增长7.3%。
二、农业
2009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6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2.7%。农作物播种面积37839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3.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102公顷,下降4.5%,粮食产量121970吨,下降5.6%,每公顷产量4500公斤,下降1.1%。经济类作物播种面积9490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8.9%,其中:蔬菜播种面积5968公顷,下降13.3%,药材播种面积1236公顷,下降2.8%,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271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3.8%。受上年肉类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我县新建大型家禽养殖基地的影响,畜牧业生产持续回暖,2009年末生猪存栏13.53万头,增长1.2%,全年肥猪出栏9.06万头,增长1.0%;家禽存栏99.22万羽,比上年同期增长1.1倍,出栏188.66万羽,增长4.4倍。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增长(%)
粮 食 吨 121970 -5.6
油 料 吨 1930 0.9
茶 叶 吨 1900 20.8
蚕 茧 吨 73 -43.4
蔬 菜 吨 115417 2.7
水 果 吨 63249 7.4
肉 类 吨 11354 26.5
禽 蛋 吨 2748 5.1
牛 奶 吨 15 -79.2
淡水产品 吨 2723 0.04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至2009年底水全县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24.3千公顷;2009年水利总投入8230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3.24千公顷;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06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增长6.7%;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7031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村用电量2634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9%。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在危机中平稳发展。2009年全县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26.13亿元,比上年增长0.5%。工业经济效益考核综合得分190.6分,比上年减少13.8分。轻、重工业比从上年的44.7∶55.3调整为2009年的45.8∶54.2。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速最快,私营企业增速次之,2009年两者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4.51亿元、47.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和4.6%。从主要行业看,工业总产值排名前10位的行业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等3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速分别为16.3%、12.9%和8.7%;其他7个行业工业总产值均出现负增长,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降幅最大,达到12.3%。从分区域看,五大工业重镇实现规模上工业总产值58.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4%,占全县规模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4%。三个街道实现规模上工业总产值41.4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8%。
2009年年末全县有资质的建筑单位28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9.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0%;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48.25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0.4%,其中新开工面积129.25万平方米,增长34.8%;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31.53万平方米,增长30.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09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2%。其中:限额以上投资完成34.97亿元,增长8.3%;全社会工业生产性投资完成21.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全社会技术改造投资完成19.55亿元,增长5.8%,全部限额以上房地产投资完成8.17亿元,增长6.6%。
五、交通、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中有升。2009年末,全县营用客车拥有量489辆,比上年末增加11辆,营用客车总客位8376座。全县营用货车拥有量1043辆,比上年末增加98辆,营用货车总吨位3202吨。2009年全县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672万吨,增长5.2%,货物周转量6.7亿吨公里,增长4.2%;全年客运量1047万人,增长3.8%,旅客周转量10.39亿人公里,增长3.5%。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2009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1.8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9.1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4%;国际互联网用户数37496户,比上年末增长14.4%。
六、国内外贸易、旅游
2009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0%。其中,县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7.15亿元,增长14.1%,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25亿元,增长13.9%。按行业分组,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36.05亿元、5.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和13.3%。在全县零售业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中,限额以下企业(单位)及个体户实现零售额29.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1%,占零售业零售额的比重也从2008年的80.7%增加到2009年的82.6%。
2009年,全县全社会出口交货值66.7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 。外贸自营进出口3.5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8%,其中外贸自营出口3.42亿美元,下降20.3%。到年底,全县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79家,比上年末增加16家。在出口商品中,橡塑产品7991万美元,汽车用品、工艺品10838万美元,医药化工产品8238万美元,机电产品3362万美元,产业用布出口1273万美元,其他产品2513万美元。外贸自营进口1539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7%。全年协议利用外资344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2万美元,引进县外资金6.0亿元。
旅游业加速发展。以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为抓手,深化“旅游产业推进年”活动,加快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旅游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成功举办2009年天台山云锦杜鹃节和国际济公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天台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全年共接待游客572.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6.3%,实现景点门票收入4012万元,增长5.0%,旅游经济总收入18.7亿元,增长1.1%。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我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娱乐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七、金融、财政和保险
2009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2.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6.58亿元,增长47.4%。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性贷款38.35亿元,增长41.4%;工业贷款14.56亿元,增长35.0%,乡镇企业贷款5.39亿元,增长50.4%。金融机构存贷比86.9%,比上年年末增加8.5个百分点。
2009年,财政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2.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4亿元,增长8.1%,上划中央“四税”收入5.9亿元,增长7.5%。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企业所得税、契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达到28.7%和19.3%。全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支出12.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1%。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全年共列入国家级科技项目4项。其中:国家重点新产品2项,创新基金2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列入省级科技项目33项,其中:重大专项8项,省级新产品16项。认定省级研发中心2家,省农业科技型企业4家。获台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年专利申请量626件,专利授权量343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年末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7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4家。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小学学校数69所,小学在校生3.59万人,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入学率100%。普通中学学校数30所,在校生2.9万人;初中入学率99.8%;初中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99.8%,比上学年提高2.6个百分点。职业高中学校数6所,在校生0.77万人;年末专任教师4522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有528家基层文化俱乐部,1550支文化活动队伍;文化三下乡完成送电影3783场、演出479场、送图书7200册到农村。2009年,全县有29项被列入县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8项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5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阮传说”、“金漆造像技艺”等2项已申报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播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广播节目1套,全年共播出公共节目时间6022小时,制作广播节目时间1916小时;县级电视台1座,公共电视节目1套,全年共播出公共节目时间4004小时,制作电视节目时间470小时;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1489公里,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数100679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8936户。全年有8条电视新闻和4条广播新闻被中央台采用。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175个,医院、卫生院数18个,卫生技术人员2049人,其中,医生(师)984人,注册护士582人;年末实有床位1240张。农医保工作顺利开展,农村居民参加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08878人,城镇居民参加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5000人,参合率92%。
竞技体育协调发展。2009年,在全县体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运动健儿的顽强拼搏下,勇夺省比赛金牌19枚、银牌16枚、铜牌26枚,市比赛金牌75枚、银牌71枚、铜牌34枚。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契机,大力推动群众体育活动,成功举办天台县第五届机关运动会。举办门球友谊赛、中国象棋争霸赛、太极拳表演、围棋友谊赛、全民健身节等系列比赛和活动。
十、环境保护
着力推进“生态名县”战略;以生态文明为统领,以总量减排为核心,以生态县建设和新一轮的“811”污染整治为抓手,与2005年相比,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率达9.08%,二氧化硫削减率为20.13%。完成了天台工业园区环境整治工作。新创建29个市级生态村,全县新完成54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生态乡镇、和谐生态村创建活动,雷峰乡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石梁镇、白鹤镇通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核查,街头镇、泳溪乡、三州乡、南屏乡、龙溪乡获得省级生态乡镇称号。全年“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3900万元;全年县城空气环境质量均达到国家2级标准;烟尘控制区120.16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1.76平方公里。
十一、行政区域、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9年年末,全县土地面积1426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7个镇、5个乡,597个村委会、12个社区居委会。年末全县总户数195679户,户籍总人口574990人,其中男性301397人,女性273593人,性别比为110.2∶100。全年出生人口8613人,出生率15.06‰;死亡人口3504人,死亡率6.13‰;人口自然增长率8.93‰。
劳动就业工作得到加强,社会保险事业积极推进。年末全县单位从业人员41320人(不含私营),比上年增长11.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全县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在职职工参保59674人,增长14.9%,离退休人员参保7805人,增长9.3%;参加失业保险职工31403人,增长7.8%;参加医疗保险46750人,增长17.1%。
社会救济正常开展。2009年,县慈善总会实际得到各界捐款790.5万元,合计救助支出524.1万元。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2009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比上年增长9.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775元,增长8.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倍数控制在2.6倍以内。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49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收入37146元,增长3.4%。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65.16亿元,增长27.8%。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国有收养性单位1个,床位60张,收养42人;乡镇及街道办寄养单位15个,床位782张,收养338人;社会办寄养单位8个,床位786张,收养511人。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推进。2009年末,全县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782人,其中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分别为397人、6385人;全年投入保障资金845万元,增长14.0%。
备注:
1、天台县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幅按可比价计算。
2、人均生产总值按平均户籍人口计算。
3、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统计口径为人民币。
4、城乡居民以及职工工资收入水平,不考虑物价因素。
5、除非特别说明,增长数均以上年为基数。
6、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部分为年度快报数据,如与年报数据有出入,以年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