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10230026837575/2025-134918 | ||
---|---|---|---|
发布机构: | 街头镇人民政府 | 发文日期: | 2025-07-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近日,台州市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体育馆旁的一间闲置农房里,工人师傅忙里忙外进行改造升级,接下来这里将成为“乡野宇宙的朋友们”联合策展店,首期将联动环保潮牌“好瓶(How Bottle)”进行策展式内容呈现。知名品牌与乡村联名的故事,要从一群年轻人来到后岸村说起。
今年2月,杭州行于乡野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行于乡野”)的负责人陈沛新、闵冠等便带领团队来到后岸村的青山绿水间,开启考察调研之旅。他们怀揣着打造乡野青年共创社区大本营的目标,决心创立城乡青年共创聚落,链接在地人文,带动居民生活消费,辐射镇域发展空间。一个月后,街头镇与“行于乡野”携手开启后岸“乡野宇宙”计划,面向社会广发“英雄帖”,招募青年行动共创人、发起人、空间合伙人等各路英才入驻后岸村。
如今,“行于乡野”团队的4名成员已长期驻扎在后岸村,定期招募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深度融入当地生活,结合实际对乡村进行设计改造,让古老乡村焕发出青春气息。这种“沉浸式共创”模式,既守护住乡村的原汁原味,又巧妙植入符合青年需求的现代生活场景,让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乡野宇宙”计划启动至今,收到来自全国青年的500来份咨询、180份投递报名申请,来到后岸村驻地参与的青年有60多位,其中不乏毕业于知名高校的学子,也有海外留学回国的“海归”。除“好瓶(How Bottle)”品牌之外,接下来“乡野宇宙”还计划打造品牌店,并结合乡村特色,推行“在村里的100件可持续小事”,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的无限可能。
“行于乡野”的小红书矩阵,目前已经有超过2万粉丝,围绕“乡野宇宙”的乡村生活与创造发布了40多篇“种草笔记”。后岸村也由此入选小红书全国首批“小红村”,参与了在安吉举办的第一届“小红村”大会。大会上,后岸村展示了新亮相的街头镇“糕乐街·街坊邻礼”礼盒,并在“Boss一分钟环节”向全国年轻人才发出了入乡邀请,与乡村振兴的知名典范铁牛村成功结对。“行于乡野”联合创始人、哈佛大学毕业后归国投身乡村振兴的闵冠与国际友人进行交流,双方还相约在后岸村再聚。“小红村”大会让后岸村被更多青年朋友、行业同行看到。
在年轻人的影响下,后岸村联合周边各村引入艺术文创、乡村音乐、周末市集等业态,建设后岸美术馆、黄茶文化空间、青创展销空间等项目,开发“潮人出没”“诗空对话”等7个“新奇特”打卡地,形成“白天节庆+夜间市集”全时段消费链,实现重大节日单日客流破万人次。青年艺术家实施“艺术+”工程,凭借后岸艺术部落与美术馆的主阵地优势,举办“寒山聚艺”“艺绘天台”“山海神游”等专场活动6期,展出油画200多幅,吸引超2万名游客打卡。
在这场乡村与青年的双向奔赴中,青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更是价值重构的推动者。“他们用独特的青年思维激活沉睡的乡土文化,以创新的社群运营重塑乡村生态,在城乡融合的道路上探索全新发展范式。”天台县街头镇文旅教卫副镇长潘晶莹说,后岸村在青年的带动下,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发展动能。